上海书展,各地的书迷都会来活动现场支持自己喜爱的作家,而关于家庭和家庭教育的作者,可能是众多作家中人气较高的那一拨。
■记者 杨鹏侠
两个文学家庭里的两代人同台对谈
上海书展的第一天,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沈石溪携本年度最新作品同台对谈。秦文君的女儿戴萦袅、沈石溪的儿子沈悦,两位跨界青年作家到场。两个家庭两代人,用最直接的形式与现场家长和孩子们分享文学、教育观点,畅谈成长及家庭趣事。
秦文君于今年出版的新著《云三彩》,这部小说酝酿了近20年,故事主人公李三彩是一名留守儿童。秦文君表示,《云三彩》里面体现出的教育理念、对女孩成长的期许和引导,也是她自己在家中所实践的。女儿戴萦袅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硕士,现金融学博士在读。受家庭氛围影响,她对图画书、儿童文学、古典文学等多个领域都很感兴趣,在专业之外潜心创作,出版有“小熊包子”系列、《被磕疼的心》《微观红楼梦》等多部作品。
在谈到自己的成长时,戴萦袅说:“妈妈的许多作品都来源于和她的日常生活,在妈妈的耳濡目染下,我也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素有“动物小说大王”之称的沈石溪在今年出版了“沈石溪少年成长小说”系列两种《儿子的反差》《伙伴》,可谓是对熟悉的写作领域的一次突破和创新。沈石溪说:“在当下这个越来越包容的社会,我们可以去慢慢发掘自己的兴趣点以及擅长的事,去选择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在此之前,要不断去尝试不同的事,家长对孩子也应当更包容,给予更多耐心和理解。”
沈石溪新作着墨于少年成长、父子关系等话题,沈悦为这套图书作序,活动中他风趣幽默地回忆起童年与父亲的点滴。沈悦少年时代从云南来到上海,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目前初步涉足动物小说创作领域,出版作品有“动物联盟”系列等作品。关于父亲与文学,沈悦说:“其实我真正理解父亲的作品是在自己也当了父亲之后,在陪伴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激发了我对动物小说创作的兴趣和灵感。”
张斐斐解锁家庭幸福的艺术
当今社会,“结不结婚”“什么时候结婚”“生不生孩子”“做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都是困扰年轻人的几大问题。近几年,离婚率居高不下,结婚率创新低,生育率也不及预期。人民日报微博曾发布1987~2017年中国人婚姻数据,从这31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年轻人“晚婚”现象明显,另一方面离婚率则连续15年上升。国家虽然已开放“全面二孩”政策,但目前生育率依然不及预期。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走入婚姻殿堂,不愿生儿育女,甚至已经结婚的,也因经不起各种考验而选择离婚呢?《家庭幸福的艺术》一书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出版的。
8月16日,上海远东出版社在上海展览中心世纪出版馆活动A区举办了《家庭幸福的艺术》新书分享会活动,本书作者张斐斐来到上海书展现场,同读者们一起探讨正确地同家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方法,现场解读“与家人建立亲密关系的7个法则”。
张斐斐认为,好的亲密关系并不意味着再也没有冲突、困难或意外,而是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你总能找到好办法解决它们。只有当你和你的家人、伴侣、孩子不再因出现的问题互相伤害,亲密关系才真正称得上“亲密”。而在亲密关系中,曾经发生的不是关键,将要发生的也不必担心,真正重要的是你如何解决现在来到你面前的问题。
在现场,张斐斐通过4个小故事进一步解读了她提炼出的“7个法则”:让你的爱确定而恒久;战胜你的自我中心与自以为是;尝试“拥抱麻烦”;努力“消解爱中的怨恨”;学会宽恕;彼此之间“说些有益的话”;重建你与自己的关系。张斐斐表示,她花了十年时间探索“亲密关系”“家庭幸福”这个主题,并无数次试错,才找到了让家人关系更亲密的办法。她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分享给读者,是希望在“爱”和“亲密关系”这个主题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少走弯路,能够摆脱迷茫,希望那些在爱中迷失、敏感脆弱的人们,往后都能获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