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乃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力量、吉祥和智慧。也许正是因为虚拟,所以它才有无限的寓意,任你想象。在生活中,大凡和“龙”沾边的词,绝大多数都是美好褒扬的。譬如过去赞美书画家如何潇洒挥毫的就有一联:砚生云海,笔舞龙蛇。中国的文字有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仅仅八个字,书画家运笔的架势、书画作品的气势,就仿佛如现眼前了。
关于龙字对联,我首先会想到少年林则徐。林十三岁就中了秀才,据说他当年应童子试时,可能是人太拥挤吧,他父亲将他骑在肩上送进了考场,主考官一看,便开玩笑地揶揄说:“骑父作马。”他父亲听了略有尴尬,不料肩上小小的林则徐却脱口应道:“望子成龙!”既理直气壮为父亲解了窘,又对得十分工整,令一旁考官连连赞叹。
桂林山水有一景龙隐洞,有人制一联句曰:“龙隐洞中洞隐龙。”欲求上联,然迟迟没有佳联相对。因为此联乃回文句,正念倒读全一样,且龙隐洞乃是实景地名,要对上也必须符合这些条件。有人对以“虎跑泉里泉跑虎”或“鸡鸣寺内寺鸣鸡”,地名回文都有了,只是意思终觉欠佳,尤其“泉跑虎”,真不知如何说起。而我最为欣赏叫绝的一句上联应是“凤栖窝里窝栖凤”,凤栖窝,乃都江堰玉垒关与西关之间的一个地名,传说曾经有凤凰在这里栖息而得名。此联回文意思顺畅自然,“龙凤”相配,可谓天造地设!
读宋陈师道的《后山诗话》,有一联语掌故也和龙字有关。说黄山谷有个弟弟颇“戆”,藏有一把琴从来不用,以致虫虱钻入其内,于是山谷便嘲之曰“龙池生壁虱”,何谓“龙池”?起初我并不解,经查方知乃琴孔也。因古琴背部的上下两孔,分别称为“龙池”和“凤池”。当山谷这句上联一时苦于无下句时,恰山谷兄光临,见床下一只便溺器居然蓄养了几条鱼,便知也是其戆弟所为,于是一拍大腿说下联有哉:“虎子养溪鱼。”所谓“虎子”,即上海人所说的“夜壶”而已。因旧时一些陶瓷的夜壶状若虎形,故通常又叫“虎子”。这副对联看似生“龙”活“虎”,其实皆为虚指,但对得十分巧妙,读后也让我懂得了两件物品之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