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透视2011年国内电影市场
~~~———透视2011年国内电影市场
~~~———透视2011年国内电影市场
~~~———透视2011年国内电影市场
     
2012年01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票房数字只是
  “看上去很美”
———透视2011年国内电影市场
张艺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近日公布,我国2011年国内电影总票房高达131.15亿元,较上年增长28.93%。然而在市场放大带来的票房猛涨背后,是大片亏损、单片票房锐减、营销档期冲突等诸多问题。有业内人士承认,如果考虑到影院建设、运营成本、国产影片制作成本,去年中国票房数字只能说“看上去很美”,国产片的未来依旧充满隐忧。

  票房增长上座降低

  据统计,2011年全国票房达131.15亿元,其中国产片票房70.31亿,占全年总票房53.61%,票房较上年增长28.93%。但专家认为,票房增长的原动力只是银幕的飞速增长,观影人次、上座率并没有相应的增加。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电影平均每天增加的银幕数达到8块以上,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全年新增影院803座,是上一年新增影院数量的近3倍。但在银幕数大幅增加的基础上,2011年12月国内产出13亿元的票房,对比2010年12月的12亿元票房,增幅远远低于30%的年度增幅。另有数据表明,去年城市影院观影总人次在3.7亿左右,同比增8000多万人次,增幅不足28%。去年国内平均每家影院票房相比去年减幅达30%,上座率大大降低。

  单片锐减创作力弱

  有数据显示,去年国产片单片票房大幅锐减,不少影片,尤其是大投资影片普遍亏损。从《战国》《关云长》《武侠》直到国庆档的《画壁》《白蛇传说》全都亏损。2011年国内上映的3D电影超过30部,总票房超过50亿元。但国产3D电影累计票房只占了不到5亿元,其中有4亿元是由《龙门飞甲》贡献,累计下来尚不足全年3D电影总票房的10%。北京新影联的高军表示,去年国产片普遍不给力,通货膨胀让电影成本居高不下,最终成为造成国产片亏损的主要原因。此外,国产片创作力量后继乏人也是原因之一。高军认为,这些大投资影片赔钱主要赔在导演身上,导演的问题造成了电影总体质量下降。国产片《金陵十三钗》在广州宣传时,张艺谋也对记者表示,中国电影的现状不是那么乐观,电影产业在硬件上的迅速增长带有泡沫性,但创作力量后继乏人。

  营销失败自相残杀

  去年凸显的问题还有,国产片互不相让,同档期厮杀,导致票房两败俱伤。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贺岁档《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同期上映,两片相争,损失了一部大片量级的票房。此外,国庆档的《画壁》和《白蛇传说》由营销演变成一场恶斗,也被当做营销失败的例子。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认为,中国电影眼下存在的问题在于,不少营销公司只关注生产流程、包装工艺和销售渠道,而不关注影片的原料来源、营养成分和生产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与文化产业本身的属性不相适应。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饶曙光也持相同意见。他认为,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只有经济指标和票房指标,也应该有相应的文化指标和精神指标。“我们的文化体系建设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创意能力不足、缺乏主流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建构和表达,存在着明显的非理性电影消费。”  

  本报记者 张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票房数字只是   “看上去很美”
五姑娘上海滩智斗日军
演绎股市潮起潮落悲欢离合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07票房数字只是
  “看上去很美”
2012-01-25 2 2012年01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