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我最爱看《西游记》,吴承恩出神入化的奇思妙想,让我欲罢不能,从少年时代到今天,我一直是吴承恩先生的忠实粉丝。
1986年央视版《西游记》,是令我一看再看的电视剧。这次东方卫视又播出2012版《西游记》,在播放时,不时有短信滚动播出,百分之百都是极力美言此剧的,有些评语过于肉麻,我不知道是否也是一种自我宣传的方式?不过,我看完全剧,平心而论,觉得这次2012版新版有三个看点:一是情节处理与故事改编上在借鉴前两个改编版本之后,好些情节都作了修改,对人物内心活动刻画也较为细腻;二是《西游记》是神话小说,在电影拍摄上要借助于特技,此次特技表演较前先进,布景与山水取景也很有气势;三是大批当红明星加入,使影片的各种妖怪与天上人物颇有看头,这大概也是制片人大力宣传此剧的一个卖点。
但新版2012年版《西游记》的欠缺也是明显的:一是把古代神话片拍成大型魔幻励志剧,我以为,这未必符合原著的精髓所在,古代人物既无那么高的境界,更不会说这些雷人的语言,看张纪中版的《西游记》,总觉得制片人与编导的创意太超前了,违背了吴承恩的创作旨意,牵强附会地加入许多当今时代的一些东西,个别情节类似《大话西游》的味道;二是乱改故事情节,如白骨精改成悲情女鬼,老鼠精与唐僧有痴情故事,太上老君、铁扇公主的形象也与小说原著大不同。更令广大观众不满意的是剧中孙悟空的形象。我个人觉得新版孙悟空戴了面具,形象更似猴子,但远不如六小龄童演的大圣极具人性的可爱,其眉目神情多顽劣少忠诚。猪八戒戴面具后也更像猪了,其形象也不及马德华敦厚而有趣。至于唐僧,皮肤黑了,多了一点精明的味道。
在欣赏新版《西游记》时,不时听到当代的雷人语言,如:银角大王指着八戒对金角大王说:“猪八戒不讲卫生,随地吐痰。”唐僧去西天取经前表决心说的一番话也让观众哭笑不得:“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若到不了西天,取不了真经,贫僧‘至死不回’,‘永堕地狱’。”还有猪八戒教育沙僧:“这你就不懂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跟上头作对。”
这些台词都让上了年纪的观众大吃一惊,而熟读吴承恩《西游记》原著的粉丝则连连摇头。
改编名著本不是那么容易的,无论《红楼梦》还是其他名著,一改再改者,也罕见有成功者。其实,一个剧本改编引起各种不同意见,制片人应有度量。现在一些观众对新版《西游记》提出批评,居然被制片人斥之为“没教养”,那就让广大观众明白,到底是谁没教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