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4日,我丈夫在申之春黄兴路店花2000元办了一张VIP综合卡。当年6月5日该店突然关门停业。经寻找,我丈夫改到离家稍远的申之春国顺路二店理发。在新店,他被迫再花1800元打进原来卡内,否则剩余资金不能使用。2011年8月,这家店改名“UP2U”美容美发店,仍属申之春总部管辖。想不到在这家店里理发时,右耳竟被剪伤。今年2月23日,我丈夫再换至申之春国权东路店理发,结果又被剪伤左耳。面对如此差劲的服务我们要求退卡,但遭到拒绝。 读者刘女士
【调查附记】
记者致电申之春总部。客服部相关负责人夏女士表示,国权路门店理发师剪伤顾客耳朵,确实有错,有责任理赔医药费。记者询问申之春门店在事先不通知顾客的情况下,突然关闭、更名,而且两次剪伤顾客耳朵,为何不能退卡?夏女士回答,总部没有退还卡内余额的先例。
如此做法是否合理?记者为此向杨浦区消保委咨询。张秘书长表示,顾客在同一家理发店被剪伤两次,都会望而生畏,提出退卡完全合情合理。张秘书长承诺,他会协调,妥善解决此事。经过协商,3月20日,刘女士已前往申之春总部退卡,拿回卡内余款2352.8元。
买了贵宾卡,原以为能享受优质服务,不料却遭遇两次受伤的待遇。这家理发店服务如此不尽如人意,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实习生 徐思红 本报记者 顾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