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大心灵感动”候选项目介绍
  5年来,在上海涌现的“市民楷模”、“道德模范”,体现了新时期的上海城市精神和价值取向。这里聚集着吴孟超、李影、金晶、包起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武警上海一支队十中队等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为城市带来深情感动的人物、群体,他们以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温暖、感动我们的心灵,感召、引领我们向高尚的精神前行。以下是20个候选项目介绍(排名不分先后)。

  医者仁心 

  ———吴孟超 

  吴孟超(1922-),我国肝脏外科主要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暨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等。 

  他提出了肝脏解剖新理论,奠定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基础;突破肝脏手术禁区,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水平专业人才。他带领中国肝脏外科从一片空白走到世界先进行列,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肝脏外科界的数十个第一。已90高龄的他仍活跃在手术一线,每年主刀完成手术200多例。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并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中国医学界和上海市获此殊荣第一人;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亲笔批示学习吴孟超同志爱党爱国爱民高尚情怀。 

  让癌细胞改邪归正 

  ———王振义 

  王振义(1924-),国内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世界转化医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用两块钱治疗白血病”,是王振义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他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治疗新策略,创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建立了中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被国际医学界誉为“癌肿诱导分化第一人”。他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后,把5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分享;获得“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他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达到95%,国际医学界不吝把代表着肿瘤研究最高荣誉的奖项“凯特林奖”授予他。 

  燃烧自己点亮未来 

  ———江上舟 

  江上舟(1947-2011),致力中国和上海战略产业发展的科学家。曾任上海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委员、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重大专项组组长等。 

  2000年以后,从上海工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出发,以大量精力投入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筛选和战略产业布局上,前瞻性地抓大项目,抓关键技术,被称为战略型科学家。2001年,被查出肺癌,2011年6月27日病逝。患病十年间,仍忘我工作,不仅为中国及上海筛选出50余项重大战略专项,更形成了一套筛选项目的思路与方法。由他主持筛选的国家第一批重大专项逾16项,包括大飞机项目、探月工程等;由他主持筛选的上海第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如微电子产业等,已成为中国及上海的战略新兴产业,他因此被称为“产业推手”。 

  站上讲台,就是我的生命在歌唱 

  ——于漪 

  于漪(1929-),教育家。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教师培养基地、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60多年来,她把做人、育人作为工作的制高点,始终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锻炼、情感熏陶、人格塑造为一炉,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生动概括了她平凡而杰出的人生。2010年9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只有创新,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 

  ———包起帆 

  包起帆(1951-),在港口生产第一线作出重要创新的工人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市政府参事,曾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上世纪80年代就以“抓斗大王”享誉全国,他几十年里创新不止。2009年,他负责建设的上海罗泾散杂货码头,荣获世界工程界的“诺贝尔奖”———2009年度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阿西布·萨巴格优秀工程建设奖”,这是我国工程界首获此殊荣。2011年,他领衔制定的《ISO18186:2011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投票通过,这是相关领域第一个由中国专家发起、起草和主导的国际标准。30年来,他把自己搞创新获得的各类奖金和国务院专家津贴,全部捐送给伤残和困难职工。2007年被评为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 

  蓝领楷模 

  ———李斌 

  李斌(1960-),专家型技术工人。现任上海电气液压泵厂数控工段工段长。 

  技校毕业30多年来,他从车钳磨铣做起,到如今全国知名的数控技术应用专家,在数控编程、工艺改进、刀具革新及产品的技术攻关上,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以李斌名字命名的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校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地。他长期无偿授课,通过“李斌师徒网站”使大批技术工人成长。2009年被评为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加油 

  ———金晶 

  金晶(1980-),捍卫奥林匹克精神的残疾人运动员。现任普陀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工会副主席、团委书记。 

  9岁被诊断出骨癌,右腿高位截肢;2002年入选国家残疾人轮椅击剑队,取得轮椅女子花剑和重剑的多枚奖牌。2008年作为火炬手,在奥运圣火全球传递的巴黎站中,面对突如其来的野蛮袭击毫不畏惧,以柔弱的身躯挡住暴徒。曾担任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宣传大使、生命阳光馆爱心大使。2008年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0年荣获中国上海世博会全国先进个人。 

  永不放弃 

  ———刘翔 

  刘翔(1983-),著名田径运动员。上海体育职业学院田径运动员。 

  2006年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实现了中国田径短距离竞赛项目历史性的突破。象征上海的“速度”,被聘为上海城市形象代言人。热心公益慈善事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留下遗憾,但他克服重重压力,终于重新复出,先后夺得2009东亚运动会田径男子110米栏决赛、2011年上海田径黄金大奖赛、2011年第19届亚洲田径锦标赛等诸多赛事的冠军,成就“三冠王”。荣获全国十佳运动员、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等。 

  劳动者,最美丽 

  ———李影 

  李影(1981-),用平凡感动上海的80后公厕管理员。现任闸北区闸环灵石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公厕班班长。 

  她是位“新上海人”。她自创“跟踪式”保洁法,营造了“地面上没脚印、玻璃上没灰尘、空气中没异味”的公厕环境。她自费为公厕添置烟灰缸、洗手液、医药箱、书报架等便民利民设施,把公厕门前的泥地改造成停车点,将废旧长椅修缮成休息座椅。她是社区老人的“贴心小袄”,是残障居民的“爱心大使”,挂水病人的贴身看护。2011年被评为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轮椅上的白衣天使 

  ———陈海新 

  陈海新(1970-2007),自强不息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原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生。 

  自幼身患先天性小脑扁桃体疝和颈髓空洞症而致残,她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工作在社区医疗工作一线。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仍满腔热忱地为病人解除病痛,从医14年诊治病人超过20万人次,赢得广泛称赞,被誉为“轮椅上的白衣天使”、“人民的好医生”,2007年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她自愿捐献遗体。她的事迹先后被创作为话剧和电影《燃烧的生命》。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 

  对不起,我没能坚持到底 

  ———张浩 

  张浩(1972-2011),鞠躬尽瘁的好民警。原上海公安局刑侦总队五支队挂职副支队长,一级警司。 

  长期奋战在刑侦工作第一线,特别是2007年担任刑侦总队五支队探长、负责全市追逃工作后,总结出一套信息化追逃的“技战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上海市公安局连续三年追逃信息质量排名全国第一、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追逃工作先进单位”作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世博期间,他隐瞒肝癌病情,日夜奋战在查缉追逃工作第一线,直至在加班时吐血昏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等,并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我的价值在于多帮助人 

  ———曹道云 

  曹道云(1951-),忠诚爱民的公务员。普陀区民政局退休干部,曾任普陀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他满腔热忱关心困难群众,结对帮困孤寡老人,主动帮扶困难学生;他先后推行“慈善超市”、“10分钟为老服务圈”、“守望工程”、“新上海人服务中心”等多项便民利民新举措,一系列创新举措中,3项被民政部在全国推广,7项在全市推广。2007年先后荣获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民政系统孺子牛金奖,2009年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居民都是我的叔伯兄妹 

  ———杨兆顺 

  杨兆顺(1957-),基层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现任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小区党总支书记。 

  十余年来扎根基层,在困难群众集中、社会情况复杂的紫藤苑小区,理顺“弱势情绪”和“边缘心理”。通过积极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促进社区和谐,使一个过去弱势群体人数相对较多、不稳定因素相对集中的小区成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上海市文明社区、平安小区。2011年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 

  享福就是为大家做事 

  ———刘惠成 

  刘惠成(1908-2009),上钢八厂退休工人。 

  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做好事当好人”。退休后家人看他年迈行走不便,买了一辆小三轮车给他。几十年里,他每天骑着小三轮车扫垃圾、捡废物、清路障,行路长达10多万公里;他自制了300多根拐杖,无偿送给老人使用;冬天,他缝制了2500多坐垫,送给公园的游客使用;每当下雨,他总是冒着大雨巡查,通阴沟、排积水。2007年荣获上海市杰出志愿者。刘惠成老人去世后,闸北区成立的以他名字命名的“惠成志愿者服务队”仍在传承着他的精神。 

  美丽心灵 

  ——秦怡 

  秦怡(1922-),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现为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艺术委员会顾问。 

  从艺70多年来,主演了30多部故事影片。进入耄耋之年仍积极为上影集团的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帮带青年演员。2008年参加“圣火相传、电影相随———支持北京奥运会万人大签名”活动,2010年发起举办“首届上海中外无声影片展”,出任上海世博会上海馆祝福大使。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先后捐款21万元,几乎倾其所有;青海玉树地震后,又捐款3万元。2007年被评为上海德艺双馨电影艺术工作者,200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女杰、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不了汶川情 

  ———沈翠英 

  沈翠英(1947-),致力慈善事业的退休教师。原上海市聋哑学校教师。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将自己位于徐家汇的一套住房义拍,所得450万元全部捐给灾区,并在都江堰建造了一所学校。多次深入灾区开展慈善活动,被灾区人民亲切地称为“上海奶奶”。与爱心人士一起创立了“上海聚爱实业有限公司”,专门销售都江堰市特色农副产品,并将所得利润的30%用于资助都江堰贫困学生,70%扩大生产和做公益事业。荣获中华慈善行为楷模、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 

  让儿子的生命在绿色中延续 

  ———易解放 

  易解放(1949-),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环保志愿者。旅日归侨,现任“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NPO)绿色生命”组织理事长。 

  为实现儿子“沙漠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遗愿,回国成立“绿色生命”公益组织。2003年与内蒙古签订第一期沙漠植树协议:用10年种植110万棵树,20年后无偿捐献给当地农牧民;2010年提前3年完成目标。2011年又签订第二期协议,在乌兰布和沙漠援建1万亩梭梭防护林。2012年植树节启动“桌面树”项目,呼吁更多的人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绿色生命”成立至今,易解放没领取过工资,他四处募集捐款,卖掉了自己的2处房产。2008年被评为中国百位优秀母亲,2010年荣获“全国绿化奖章”,2012年荣获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 

  勤为上助为乐 

  ———柏万青 

  柏万青(1949-),助人为乐的“上海阿姨”。现任静安寺街道老年协会秘书长、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负责人。 

  2004年退休后成立了全市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志愿者工作室。为丰富老年人生活,成立“夕阳红”旅游沙龙;为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发动老年协会成员开展“千人帮百家,爱心走进老人家”活动。成立“阳光单身沙龙”,帮单身中老年人架鹊桥;成立全市第一家社区公益性青年白领婚姻服务机构“相约你我交友沙龙”。2008年,参加上海电视台《新老娘舅》节目,成家喻户晓的调解纠纷“老娘舅”。2010年被评为全国“十年法治人物”,2009年、2011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霓虹灯下新哨兵 

  ———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 

  1982年,“好八连”调防,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奉命进驻南京路。30年来,十中队继承发扬了“好八连”的传统。用雷锋精神建队育人,忠实履行使命,中队先后有200多名官兵被各级组织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道德标兵、优秀志愿者等,收到各级组织、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感谢信、锦旗、奖状、牌匾2200余件。中队先后荣获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南京路上学八连模范中队等,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10次、三等功13次。2012年,作为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中央媒体进行了集中宣传。 

  为了生命的希望 

  ———上海青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 

  为了让更多的白血病患者重获生命的希望,自2001年起,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与市红十字会联合开展了“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上海青年造血干细胞(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发动上海青年参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分库的建设。上海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已突破10万人,截至2012年3月底,成功实施捐献造血干细胞已达233例。本报记者金志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旅游·城市
   第B02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03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2版:广告
“十大心灵感动”候选项目介绍
新民晚报专版A11“十大心灵感动”候选项目介绍 2012-05-01 2 2012年05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