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援助
潘基文4月29日抵达缅甸首都内比都,开始3天访问。他说“我们需要支持缅甸以免它后滑”,意指缅甸政局退回军政府时期。
30日,潘基文会晤缅甸总统吴登盛,承诺将向缅甸提供国际援助。他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准备重启在缅甸的正常运作,帮助缅甸商人与西方企业构建联系。
潘基文和缅甸副总统赛茂康当天共同出席一项援助协议签字仪式,联合国将向缅甸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缅甸2014年开展人口普查。这将是缅甸31年来首次人口普查,缅甸政府估计全国人口6000万,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可能有6500万。
吁解禁
潘基文30日还在缅甸联邦议会发表演讲,成为首位享此殊荣的外国政要。
他呼吁西方国家支持缅甸改革进程,进一步解除制裁。“我欢迎国际社会迄今为止所采取的举措,但需要做得更多。今天,我敦促国际社会进一步解除、暂缓或放宽贸易限制或其他制裁。”
最近几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欧盟部分解除对缅甸制裁,同时多名外国政要到访缅甸,包括英国首相卡梅伦、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
阿什顿28日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宣布,欧盟在当地设立办事处,提供投资和专业技术服务,同时监管援助项目,以期推动与缅甸建立全面外交关系。欧盟还将提供1.5亿欧元援助,用于缅甸农业发展。
谈及这些高访,潘基文说,访问应化作切实行动。他说,各方援助承诺应予以协调,联合国是担任这一角色的最佳选择。
寄希望
潘基文将在仰光会晤缅甸反对派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
潘基文在缅甸议会演讲中称赞吴登盛和昂山素季富有远见、领导才能和勇气,呼吁他们继续推进改革。他说,缅甸各方应超越政治分歧,寻求更大国家利益。
因宣誓誓词争论,民盟当选议员拒绝出席议会会议。昂山素季没有在议会聆听潘基文演讲,但她表示誓词争论已经解决,民盟议员5月2日将首次参加议会会议。
李良勇(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