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年为孩子买奶粉、尿布、玩具,到现在为自己买化妆品、服饰,从网上淘货采购为我省掉了不少时间和金钱。然而最近,我发现自己落伍了。公司里不少同事已经从国内淘宝族“进化”成“海淘”族了。
我想急起直追,因为“海淘”确实更省钱:一款荷兰品牌剃须刀在国内专卖店卖2390元;从美国“海淘”,算上快递费只要约400元!
然而,摆在面前有两条坎:一是入门的门槛高,光有网购经验不够,还要有外语、关税知识和操作流程知识,积累经验玩转海淘的“学费”是很高的,也许只有白领小青年才有这份热情和时间,去琢磨和历练成“海淘族”。二是适合我“海淘”的商品不多,我算不上是网购迷,从“投入产出比”看,为偶然淘几件东西,花那么多精力做事先准备和“海淘”,是否合算是个问题。
“海淘”的门槛有多高?达人告诉我:要学会这一套,烦着呢!
由于主要淘宝地在美国,所以为付款,首先,必须要办一张人民币双币支持的VISA、万事达信用卡,美国购物网站大多接受中国双币信用卡。
其次,要寻找折扣返利网站。大型购物网站都有返利,为了得到额外的折扣,购物前先要花工夫从购物网站找到最划算的折扣代码,购物时填进折扣栏。
再次要注册一个转运快递公司。有些购物网站没有直邮中国的服务,必须先注册一个快递转运公司充当代购人的角色,由转运公司在免税州转运仓库代收后发往中国,从而合法避税。从这个意义上说,“海淘”是半个代购,还得依赖海外代购商家。
最后,要申请Paypal这种国际的支付宝账户,进行海外支付收款和提取返利款,而且不能以只能进行人民币交易的中国贝宝代替。
费工夫搞定这些入门前的准备,再花大量时间“海淘”,但每年只做几笔个人采购,你说划得来吗?也许是我并不需要奶粉、剃须刀之类热门海淘商品的缘故,我还是喜欢在国内网购。偶然需要到国外购物的话,我会请国外的亲朋“人肉”代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