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新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仿海鳗微型机器人游进人体内显神通
稼正
  研制一种微小的机电装置,能像“魔法校车”那样,在我们的身体里穿行,这是世界各地纳米实验室的共同追求。美国科学基金会和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支持的研究团队定下的研制目标更为神奇:结合动物细胞制造微小的仿生机器人,其功能如同装有传感器的活体生物。

  这是被称为“CyberP1asm”的机器人鳗鱼,研究团队将采用合成生物学原则,把仿生组件与活体的动物细胞混搭,组成机器人系统,并创建能像生物体那样对化学品和光的刺激作出反应的传感器。

  合成生物学使用工程原则,利用来自生物的部件帮助创建目标装置,或使现有的生物系统变得更有效能。“CyberP1asm”就会借用活体动物的细胞构成机器人鳗鱼的“眼睛”和“鼻子”,赋予其视觉和嗅觉的感受能力;而人工电子神经系统将获取所在环境的信息数据,并借助人工肌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动”的功能由肌肉细胞工程达成。细胞在实现刺激/收缩联动,以及收缩时都需要机械能,而肌肉细胞工程则使这种能量消耗最小化;人工肌肉将由线粒体葡萄糖转换为ATP供能。

  机器人鳗鱼全面仿照了生活在大西洋海域的七鳃鳗,它具有完整的神经系统,但相对简单,应该比较容易模仿。研究人员希望以七鳃鳗为模型,创建能自主游泳、有感应能力、体长约1厘米的机器人样机。

  而未来的版本则是纳米尺度的,以便更适合于在人的体内游动,进行检测和潜在的疾病治疗。这听起来纯属科学畅想,但实际上并非遥不可及。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开发Cy-berP1asm的各个组件,他们信心满满地认为,如无意外挫折,有望在5年内让设想成为现实,让这样的微型机器人游进你的体内。  稼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品牌透视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1版:新民环球/教育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2版:新智
   第B1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14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5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6版:E生活
“太空之花”照亮地球
身份识别技术推陈出新
仿海鳗微型机器人游进人体内显神通
新民晚报新智B12仿海鳗微型机器人游进人体内显神通 2012-05-04 2 2012年05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