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惯睡懒觉。偶尔早起,必奖励自己,到小区附近的大饼摊买副大饼油条解解馋。
小时候,我家对马路就是家早点铺。每天天不亮常被这家店开门声、案板声闹醒。但我从不恼它,因为喜欢它那里飘出来的大饼油条香味。经常有个武疯子到那里买了大饼就一路高歌:“我是一个兵,从小卖大饼……”惹得游手好闲的人们跟着他一路走,听他一路唱,就像他是个英雄似的。有的人还喜欢惹他动怒。他一动怒,跟随起哄的人们就四散逃命。有一次他抓住了一个路过的人,左手把他按到墙边,右手握砖块作势要砸他。对方竟然相当淡定,不慌不忙,对他不知说了什么,然后他竟然放了对方。迄今我不解。
大饼后来变得越来越高级了,里面夹了油酥,弄得像千层酥。我喜欢的这种放在炉膛里烤出来的“原始”大饼成为“少数派”。前些年曾在老城厢遇见一位80多岁还在做大饼生意的老人。他的大饼完全是老味道。老人操一口浓重的苏北口音埋怨:“现在他们外地人做的大饼偷工减料。吾一勾(个)大饼抵他们两勾(个)!”
老城厢都拆得也差不多了,不知道老人的大饼铺还会在否。
大饼和油条是绝配,一定要一起吃。但如今油条很多人不敢吃,因为怕地沟油以及反复使用的油。我是偶尔一吃,才不管这么多。但如果让我天天吃,我也不敢。
看到一个视频,说保定有位大学生“油条哥”开了个早点铺,卖“良心油条”,保证用一级大豆色拉油炸油条,每天一换,并备了“验油勺”让顾客检验。他每天吃自己炸的油条。他说:“自己都不想吃的东西,怎么好意思让别人吃。”
这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们国家从种菜的到当官的,都能用“油条哥”那朴实的原则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推己及人,就好了。要知道不好意思,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