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6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台湾小金砖说到上海五香豆
姚荣铨
  姚荣铨

  你知道“台湾小金砖”是什么东西?凤梨酥。勿要瞧不起这个小东西,凡是到宝岛旅游的都要品尝它,首选它作为手信馈送亲友,大陆去的同胞购凤梨酥人均所花台币1300元!这个台人发音为“旺来”的小东西,创汇由15亿上升到250亿,确实是给台湾带来无比兴旺的“小金砖”!

  烙上台湾海峡彼岸同胞文化创意的“小金砖”,值得我们虚心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先说其制作中之创意:台湾凤梨酥有百年制作史,初制为全凤梨馅,因纤维粗并不可口;后加入纤细冬瓜成复合酱馅,不但由塞牙变不黏牙,而且在原本清热解毒之上又增发生津解渴功效,也就更有卖点。这还不够,通过不断配制,得出了凤二冬八的最佳比例,馅料与酥皮的定量比例则须1.5:1才合宜。如此内馅甜而不腻、闻有天然果香,外皮烘得酥松入口即化、且不掉屑满地狼藉,可见小金砖乃有其独特创意之“炼金术”矣。

  再说营销中的品牌文化:台北市在2006年举办了凤梨酥文化节,政府出面为一个小食品举办文化节非同小可。首届冠军由“原味凤梨酥”荣获,佳得糕饼由此上了品位;“人气奖”之牌给了维格饼家,那更畅销到了一天10万颗的纪录,把一年所销的叠起来有5个台北101摩天大楼高呢。品牌文化造就了这家年销售4亿的骄人成果也。文化节一年一个花样,去年做“花文化”,今年做“米文化”,金榜题名的竟然独立思考出了由糙米做酥皮,馅酱里更加繁复了,紫糯米、桂圆乃至酒酿,真吊人胃口,诱无数同胞要渡海峡去亲自吃出个新味道来。

  台湾凤梨酥从台北到台南都吃得到买得到,已成所谓“红海”。但是台人有智,靠文化创意来把那海“由红变蓝”,否则一位凤梨酥的日本老吃客怎会翻来复去访台十八回,绘制了淘“小金砖”的“网络地图”,通过互联网让地球村共享中华美点凤梨酥!

  一点水可以见太阳,一块小金砖可以看见靠文化创意来“炼”就的。远的不说,就拿我伲格上海的“小东西”就有勿勿少,单讲老城隍庙里的五香豆、梨膏糖、鸽蛋圆子几样小东西,精明的上海人去驱动创新过吗?去以现代时兴的文化创意之魔法来“炼豆成金”“炼糖成金”“炼圆子成金”而真想获得成功吆!其实上海人并不笨拙勿会“炼”,耳闻把五香豆做出名堂的并非是“原创者”,原创者不思创新创意而无人问“豆”,就拍拍屁股收摊而去。隔壁摊主觉悟到此豆有机会成功,先改良原料,换以“牛踏扁”那种又大又糯的可口蚕豆,再添加当年食品崭新调料做成奶油五香味道,在制作中更掌握了科学火候,于是乎创出独此一家的“奶油五香豆”新品牌,生意就此兴旺。可惜的是我们从小吃到老,还是老味道,今日卖豆人竟淡忘创此品牌老前辈所“炼豆成金”的成功之道。试想,凤梨酥还是百年前之老味道,也是不会人见人爱、有口皆碑的,“小金砖”断然不可能炼成的。

  由实而虚,文化创意尽管魔法无限,可是一旦画上休止符号,炼成了金的也会倒退回去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1版:波兰 乌克兰欧锦赛
   第A22版:读者之声
   第A23版:基金专版
   第A24版:九安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庆贺寄语
识途老马让子弹再飞扬
从台湾小金砖说到上海五香豆
读曾巩之“书”与“序”
画乐园
威尼斯乐章(水调歌头)
花茵当坐席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从台湾小金砖说到上海五香豆 2012-06-11 2 2012年06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