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恶性肿瘤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二死因。目前对于恶性肿瘤的常见治疗手段有三种,分别是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化疗)。化疗通过药物作用在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从而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化疗已经成为了肿瘤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破坏机体内正常组织,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毒副作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脱发、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血尿、水肿、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等。除此之外,部分化疗药物还会引起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的病变,然而这类不良反应却鲜为人熟知与重视。
周围神经病是指周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的结构和功能障碍。那么,在临床上哪些症状的出现提示我们发生了周围神经损伤?经研究发现常见化疗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症状有:各类感觉的异常,例如冷热感不明显、疼痛或痛觉减弱、针刺感等症状;四肢出现麻木感,尤其在远端;肌肉疼痛、四肢无力甚至肌肉萎缩,另外如有便秘、排尿障碍以及无汗、无泪等症状亦是周围神经损伤的表现。患者在接受化疗时,若出现上述症状很容易将其忽视,误以为休息不足等其他原因造成;而这些症状恰恰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周围神经病早期的临床表现。
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神经损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与药物使用剂量常常成正比。大部分药物所致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在化疗过程中随即出现,另有些药物当累积到达一定剂量后才会产生迟发型的周围神经病。绝大多数症状在停药或在疗程结束后1到3个月内自行缓解或消失。
化疗已经成为治疗恶性肿瘤重要手段之一,它帮助恶性肿瘤患者延长了生命,但与此同时出现的疼痛、麻木等周围神经症状让不少患者难以忍受,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方面有些患者担心失去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而不愿向医生提及,而另一方面化疗在进行过程中也很难一下停药或减量,这使得许多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倘若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出现以上描述的这些症状应立即与主治医生反映,以便得到及早的诊断与治疗,切莫因忽视而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害。
(刘珏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师;陈向军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周围神经专病门诊:每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