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在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呼吸困难的肺部疾病,属于典型的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最初仅在劳动、上楼或登山时有气急、喘息等症状;随着病变的发展,在平地活动时,甚至在静息时也感气急、气促,出现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症状,呼吸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为何总是久治不愈?
一方面,很多患者对肺气肿发病早期症状(咳嗽、咳痰等)不重视,当疾病已发展到中晚期才会进行医治,大大增加了疾病康复的难度。另一方面,目前针对肺气肿主要采用抗炎、止咳等药物来缓解症状,呼吸道专家提示:单纯对症缓解治疗是不科学的,无法彻底摆脱肺气肿的困扰,而且还会产生更多的副作用,是“治标不治本”!
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在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中所起着不同作用,临床医学在疾病急性期的治疗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当肺气肿转归到迁延期和慢性期时,应该应用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肺气肿的康复呢?肺气肿患者的发病与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有机粉尘的吸入、有害气体的刺激有关,但更重要原因是由于肺部器官组织出现了纤维化。肺纤维化是由于肺部反复炎症感染而引起的肺器官损伤,造成肺组织结构破坏和纤维组织增生。人体细胞组织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Th2增加,抑纤维化细胞因子Th1的数量和活性减少,大量纤维组织就会代替正常的肺组织,肺泡便会变形失去换气功能,最后势必会导致呼吸衰竭发生死亡。
所以,肺器官组织纤维化是阻碍肺气肿康复的主要因素。
如何有效应对“肺气肿”?
医学界专家在结合了“肺气肿”发病机理以及中、西医各种康复手段之后发现:通过抗肺器官组织纤维化激活人体自身的“DC细胞活化因子”,进行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免疫功能来提高缺氧耐受力;抗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抑制纤维化的发生,并降解已形成的纤维化组织,来促进抑纤维化细胞因子Th1的数量和活性,抑制促纤维化细胞因子Th2的分泌,使两种细胞因子之间达成平衡,肺器官就不会产生纤维化,而肺气肿得到康复才会有希望!“抗肺器官组织纤维化康复方法”能够修复受损的支气管内皮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恢复肺组织机能,增强肺的吸气、换气功能。
“抗肺器官组织纤维化”为“肺气肿”康复增加了新的途径!(双马)
(以上内容出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器官纤维化基础及中医药防治》(ISBN978-7-117-09337-8/R 9338)一书)
温馨提示: 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肺气肿发病机制及 “抗肺器官组织纤维化”健康知识,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抗纤维化健康教育基地举办 “肺气肿健康讲座”,会后安排专家答疑解惑。
讲座专家:
温鼎来教授(原上海第二肺科医院胸外科、肺内科、肿瘤科 主治医师\抗组织纤维化健康教育基地 项目顾问)
冯振华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抗组织纤维化健康教育基地 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