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华泾司法所日前收到来自西班牙华侨徐志光老人送来的一面锦旗。原来,家住华泾镇的徐志光常年居住、工作在西班牙,妻子因病去世后留下遗嘱:明确将自己名下的两套房产之份额交由徐先生继承。当徐先生到房产交易中心准备过户时,却得知由于岳母恽女士还健在,且无生活来源,过户需得到恽女士的同意,必须先办理遗嘱公证或者通过诉讼程序,明确继承份额后方可办理产权变更。但是徐先生回国处理好妻子丧事后还要返回西班牙,根本没有时间再公证或者诉讼,无奈之下他找到了华泾司法所,希望能通过调解解决。
法官上门进行调解
司法所立即与徐汇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联系,高平法官得知后,当即表示为徐先生开通绿色通道。考虑到徐先生的岳母年近九旬,又远在川沙,华泾司法所和高平法官就主动上门进行民事调解和诉调对接。
在养老院一间空置的房间内,高平法官坐在床沿,耐心对当事人进行调解,书记员季禛卿伏在床头柜上做调解笔录。高法官告知恽女士,她女儿去世前立下遗嘱,把所有财产全部过户给徐先生,可是根据《继承法》规定,恽女士有继承的权利。在了解事实情况之后,恽女士说,自己已经失去了女儿,不想再失去活着的亲人,表示自愿放弃继承房产份额,随后便在调解协议书上按下了手印。这种民事调解和诉调对接的同步进行,既方便了年迈老人,也为当事人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诉调对接便捷高效
“诉调对接”目前已成为化解家庭遗产继承、分割的最便捷的一种方式。以徐汇区华泾镇为例,由于镇域内已故居民遗产引发的继承纠纷日益增多,根据银行、证券公司、房产交易中心的相关规定,办理遗产继承必须持有法院的司法文书或者公证书,而要取得这些文书有的还需要对簿公堂,且无一例外要支付相应的费用。而这些包括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房产等遗产在内的标的金额从不足千元到高达数百万元不等。“诉调对接”的启动,为这三类家庭矛盾纠纷的化解及财产继承、分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既省钱,还高效。
截至目前,华泾司法所共与徐汇区法院对接192起人民调解协议书,其中,分割房产23套,银行存款逾81万元,有价证券约15万元。
通讯员 张文菁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