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他医病,家里人操碎了心。10年来,家里人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仍想方设法到处求医问药……
倒立着上学每天来回3小时
颜玉宏的上学路要比正常孩子艰辛得多,所以他起得也比普通孩子早。每天早上6时半,颜玉宏早早地起了床,拄着拐杖在房前刷牙,整个身体,全靠拐杖支撑着。
据颜玉宏的奶奶介绍,在他还没满1岁时,发过一次高烧,导致最后病情加重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下半身瘫痪。从那以后,他失去了像正常孩子那样行走的快乐。
早上7时15分,颜玉宏拄着拐杖,姐姐拿着两人的书包,奶奶跟在他们身后,一行三人从家里出发去上学。
房子附近有一条必经之路,在这条很窄很滑的田坎路上,奶奶背着颜玉宏走。走上公路后,他担心奶奶累着了,便叫奶奶放下来让他自己走。
颜玉宏走路方式有几种:倒立着用手走、爬着走、拄着拐杖走……然而很多时候,颜玉宏总会选择不要人帮助———倒立着走,爬着走,拄着拐杖走。路上有很多小石子,手磨痛了就把鞋子套在手上继续走,实在走不动了才让奶奶背。
8时许,经过1个多小时艰难行走,他终于到了学校。放学回家,同样的过程开始重复。痛并快乐着的3个小时,颜玉宏每天都要经历。
课间上厕所总有同学来背他
上午9时,第一节课是语文课,老师检查昨天的家庭作业,颜玉宏全部完成了。当老师抽读生字时,他用响亮的声音回答得很准确,这也是颜玉宏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坐着没人知道他身有残疾,而他也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
一到课间时分,上厕所就成了问题。这时,一个瘦小的同学主动背着他———他是颜玉宏的同班同学赵松。“颜玉宏行动不方便,学校、老师喊我们多关心他……我经常背他!”赵松满脸涨得通红。但颜玉宏为了不麻烦同学,总是在几节课后才去一次厕所。
为了方便颜玉宏上课,学校专门把四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室对调,把四年级教室安排在一楼。在教室门上,还挂着二年级的门牌。
“每天他的阿婆都接送他读书;老师、同学都很关心他;他的心态也非常好……”屏山县屏山镇福和希望小学校长孙林说。四年级班主任喻敏也说:“颜玉宏认生字很快,很乐观、开朗。”
有一次天下着雨,奶奶农活多没及时去接颜玉宏放学。他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身上溅满了泥水。路过一个砖厂时,一位长宁县的农民工看他走得很吃力,就把他背回了家,还给了他2元钱。
平时,屏山镇蒋坝村的父老乡亲和村民们在路上遇到他,都会背或用摩托车载他。颜玉宏说:“这些我都记得。”
颜玉宏四五岁时开始爬着走,慢慢地学会了用手撑在地上倒立着行走。
为了医治颜玉宏的病,家里人操碎了心:四处借钱,父母外出打工挣钱。目前,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他的父母回到了家里,以卖鱼为生。
10年来,家里人从来没有想过抛弃、放弃他,仍然想方设法到处为他求医问药……无论走到哪里,大家都夸颜玉宏“很懂事”。
已申请轮椅让他走得更顺吧
当地政府了解到颜玉宏的情况后,屏山县原新发乡(现屏山镇)民政办为颜玉宏办理了残疾证,以方便他求学和就医。相关部门已在政策范围内对这家人进行了帮扶。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积极为他争取更多帮扶,已经为他申请轮椅。
“我不想放弃自己。”到了晚上,颜玉宏在灯下静静地做着作业。
奶奶每天除了接送孙儿读书,还要做很多农活。如今奶奶年纪大了,已经快背不动他了。“我只希望孙儿能多读书,将来能自己养活自己。”想着孙儿的未来,奶奶李国香眼含泪花。
目前,宜宾春苗助学的志愿者已在网上征集奉献爱心,并搭建爱心平台,希望有更多人来一起努力,让小玉宏早日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 据央广、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