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银楼
已是老凤祥公司“六朝元老”的一位资深人士说,80年代初老凤祥公司名称是金属工艺一厂,当时的主要领导还称作厂长。
那时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初期,老凤祥在全市只有一家门市部,就是现在的南京东路总店。老凤祥领导敏锐地感受到了市场经济放开的信号,具有前瞻性地将门市部恢复为“老凤祥银楼”。老凤祥的招牌,又在原店原址高高挂起,老凤祥也和市场慢慢接轨,率先在上海恢复来料加工黄金饰品业务,开始向商业品牌转变。这是“老凤祥”成为商业品牌的最初雏形。
“三统一”
1985年,金属工艺一厂更名为远东金银饰品厂,企业商标恢复为“凤祥”牌(1848年老凤祥叫凤祥裕记银楼)。90年代,老凤祥领导班子在原来的银楼基础上发展,经过一次转制后,远东金银饰品厂和环球金银饰品厂合并,建立上海老凤祥首饰总厂,注册了“老凤祥”商标。至此,老凤祥银楼招牌、老凤祥首饰总厂厂名和“老凤祥”注册商标终于实现了“三统一”。这次“三统一”,在改革开放初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至今还具有历史意义。
90年代初,在时任领导的带领下,老凤祥进入辉煌时期,渐渐成为珠宝首饰业的龙头企业,“老凤祥”的商标也渐渐成为民族品牌。老凤祥开始进行品牌化运作,老凤祥银楼发展到了十多家。之后,拓展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黄金十年
2001年,石力华出任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总经理,把老凤祥带入了“黄金十年”。石总在传承老凤祥文化的同时,也进行了大量创新和突破。他带领新的领导班子坚定地确立了品牌发展战略和品牌营销的市场策略,将“做优品牌、做强产业、做大市场”作为企业目标。
大量的投入,提升了老凤祥的品牌价值。在石力华的领导下,老凤祥在全国陆续发展了区域总经销、加盟连锁店、特许专卖店和店中店、形象专柜等多种模式的营销网络,还尝试了VIP营销等新的销售模式,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老凤祥的全国连锁银楼发展到了近千家,营销网点发展到了一千多家,品牌价值从20多亿增长到了75.65亿元,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老字号十强、全球珠宝100强、亚洲珠宝500强等国内外荣誉,成为中国首饰业的航空母舰。
(文/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