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被改变的
董纯蕾
  董纯蕾

  泸沽湖旅行归来日余,除了湖光山色,萦绕脑际最久的画面,竟是盘山公路上那些“前有塌方落石请绕行”的警示牌和工人们用力往山体上钉的十字形加固护坡件。许是人在翻山越岭的时候有足够的时间沉思,这样的山路走多了不禁会想:究竟哪里才是适宜人类落脚的地方?为了落脚,我们要对自然做出多少改变?被改变后的自然,又如何逃脱越来越不宜居的恶性循环?然后呢?

  对于那些还被好好地保留在人烟稀少处的优山美地,我们常常一面庆幸,现代人类社会的种种——好的坏的——都尚未在此间留下太多痕迹,一面又忍不住出于私利地奢望,通往这里的路能再顺当些、交通能再便捷些。可能吗?

  或者,我们只能将对自然的改变,继续施加于已被改变的城市。如加拿大人道格·桑德斯在《落脚城市——最后的人类大迁移与我们的未来》一书的序言起首所言,“未来的后人对于21世纪最鲜明的记忆,除了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之外,大概就是人口最终阶段的大迁徙,彻底从乡间的农业生活移入城市。”是这样吗?

  然而,被改变的,又岂止自然?英国《太阳报》前不久报道了国际上顶尖的解剖学家们依据进化进程对1000年之后的人类展开的一番大胆预测。我们的身高将普遍达到6英尺-7英尺(约合182.8厘米-213.4厘米),“四个下巴”也会越来越稀松平常,因为吃得越来越好的同时消耗量越来越小。

  人类的大脑体积会减小,或许是因为计算机会帮助我们执行很大一部分记忆和思考功能。手臂和手指变长,原因是长期使用iPLone类精密电子设备需要更高水平的手眼协调能力。我们将拥有更大的眼睛、更小的嘴巴,交流可以藉由表情和眼神实现。空调和中央加热系统,以及保暖的衣物,会使人身上的毛发进一步退化。由于臭氧层的逐渐损耗,过量的阳光照射可能导致皮肤松弛。

  若真如此,拼凑出一幅未来人类的效果图,未免会吓到今天的人类。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暗示人类从猿类演化而来。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指出猿类的解剖构造与人类比较相似。20世纪40年代,分子遗传学研究已显示,人类基因组与两种黑猩猩的差异不过1.6%。原来,人类真的可被称作“第三种黑猩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民生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早间点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广告
在地铁里打架应依法惩处
被改变的
媒体视点
差价要“晒”,“坑人”更要管
法不责善?
一道手机隔起的“情感围墙”
诚信与信心同样重要
新民晚报评论A04被改变的 2012-10-16 2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