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价格拥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在所公布的油品中,价格差离奇的要数5升装橄榄油,价格最高的超市比挂价最低的超市整整高出63元。市发改委宣布,今后超市价格信息专项公布每月至少安排一次。此前,金山区经过一年的“晒”价格,区域内电器类商品平均降价幅度在10%左右,日用百货类商品平均降价幅度在5%,食品类价格平均降幅在3%-4%之间。
凭笔者多年超市购物的直接体验和用心观察,部分商品标价虚高的现象司空见惯。对于同类商品,各超市利用价格差来争抢生意亦是一种惯常的营销手段。消费者确实需要一定的信息透明,来保障购物前的知情权。
不过,超市的商品种类成千上万,“晒”价格活动所能覆盖的商品只占很小部分,很难期望仅仅通过这一举措,就能杜绝价格虚高和商家的不诚信经营。笔者主张,对于并不违法、属于正常市场竞争的超市差价,不妨由消费者用“脚”去做选择,政府监管则应集中于消费者反映强烈且长期存在的各类坑人行为。这样做,也是实实在在地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的政府作为。
(鲁宁 全文刊新民网,网址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