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时就有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旧时,老百姓家居简陋,两扇门板当街,春联就贴在两块门板上,称“门联”;富贵人家居室考究,有厅有柱,春联就登堂入室,贴在两根柱子上,称之为“楹联”。
旧时所写的春联,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等,内容显得十分陈旧。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如今已推陈出新,像“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川流不息,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宾至如归”,“革陋习勇开强国路,改陈规怒放富民花”等,就显得富有新意。
近年来,上海各街道、各社区为了传承民间习俗,每逢春节来临之际,纷纷开展写春联、送春联活动,不少书法家来到现场,为居民写上一副副情深意浓的春联。据媒体报道,吴淞街道一年一度的书法家迎新春、写春联活动,春节前又在淞滨路街道办事处举行。除了社区居民,一些在附近打工的外来农民工闻讯后也纷纷赶到现场,甚至连过路的市民也来凑热闹。书法家们热情地按照居民和民工的要求,挥毫泼墨,在短短二三个小时,为他们送上了五百多副春联和无数形体不同的“福”字。其中有一副春联是“神州一片春色,中华无限生机”,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愿望。
写春联,送春联,贴春联,人们在传承中华民族习俗的活动中,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迸发出无穷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