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这是另一种难得的天赋
与邓丽君小学同班的陈辉龙,因着功课很好而一直担任班长,他记得邓丽君小学的成绩并不怎么出色,就是国语还不错,数学成绩则常常挨打。以她这样的学历,日后却能有如此不凡的成就,在他记忆中有件事让他感慨良多:有一次,学校的游艺会有表演节目,当时班上演话剧,邓丽君演女主角,并于课后聚集在大礼堂排演。有一回,邓爸爸拿着卖剩的大饼去看她,顿时让她有些不好意思,一直推着爸爸出大礼堂,催促他回去。当时,负责他们排演的费则铭老师看在眼里,立即把她叫到一旁去,轻声责备她对爸爸的态度不对。邓丽君当下懊悔得哭起来,那泪水,有着对父亲的愧疚,有着对自己的谴责。穷,并不可耻啊!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们,爸爸何必这么辛苦呢?陈辉龙认为这个机会教育对她的一生影响很大,从这件小小的事之后,再也没看过她对爸爸或对任何人有排斥或不敬的态度。
费则铭老师则津津乐道于她的表演天分。有一回游艺会演出,剧本描述一个受迫害而家破人亡的时代悲剧,有几幕戏是需要流泪的感人情节。当时他绞尽脑汁地指导小演员们哭得自然一点,挤不出眼泪就沾点口水来代替,没想到演女主角的邓丽君一下子就进入状态,胡琴声一拉起来,几秒钟内,热泪就很自然地滚滚流下来,当时他就觉得这小女孩的确不简单,她的泪水不是“应剧本要求”而演出来的,而是内心深处受到触动而自然流露,这样敏锐的“情分”也不是轻易能教出来的啊!
另一点让费老师十分嘉许的就是她的听力、悟力奇佳,当时没有所谓的歌唱班,在升学主义压力下,所有的音乐课也都没有好好地如期上课,想要唱歌也没地方学,都是听收音机或从留声机里放唱片来学歌。但只要她听过这首曲儿,不论搭配的人是用胡琴、用风琴、用口琴来配,她都能唱得来、配得好,她会自己融入歌曲中,感情的流泻从来不需要指导就能掌握得很好,这是另一种难得的天赋,或许也可以说是她生来的感情丰沛,敏感而细腻所带来的特质吧!
说邓丽君是天才型歌手并不公平,她的努力其实很少人看见。每天早上五点多,天还没有全亮,她就得摸黑起床,由邓爸骑着脚踏车载到淡水河边去吊嗓子,每天对着河水,向天引吭做发声练习,把嗓子拉开。邓爸如果没空,就由费老师载去,风雨无阻,不分假日,她声音的清亮干净,运气转音自如,这个发声练习的基本功绝对是一大主因。邓妈妈心疼地说:“你想想,才十岁不到的孩子,哪个不贪睡呢?她就是有这个毅力,每天清晨挣扎着起来练唱,有的时候刮风啦、下雨啦,骑车也要穿雨衣很不方便,我就建议今天别去了,她还跟我说:‘老师说做人要坚持,学习要有毅力!’她那么振振有词,我当然只好还是让她去练习啰!”
头发已斑白的费老师十分感慨地说:“邓丽君这孩子真的很贴心,小学毕业很多年了,她一直都没有忘记逢年过节打个电话问候我,问问我的健康情形好不好?教学辛苦不辛苦?甚至在每次开演唱会的时候,还会寄几张演唱票来,请我带着太太一起去,她都还记得师母小时候照顾过她。我们俩一起去看她的表演,每一次都是在台下含着眼泪听的,我一生教过多少学生啊!却极少见这样懂得尊师重道的,尤其是她都已经这么走红,还如此知恩、报恩,把小学老师当一回事儿,我真的,真的……非常欣慰!”这样大男人的泪水,不是我在采访行程中第一次看到,邓丽君总有让我意外的小故事,在每个与她不同生命交会的故事里,拼凑出她的生命样貌。
另一位对她印象也很深刻的是李复扬老师,当她五六年级时,代表班上参加很多次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她的演讲稿都由导师李复扬亲自撰写,交给她背诵。李老师当时有个弟弟正在读大学,也有一些参加演讲比赛的经验,就特地到学校来帮忙教她哪一句要加强语气,在演讲台上要注意台风,连上台、下台都要注意细节,演讲时要很自然地比出手势,最重要的是练胆识。他不但叫她在自己班上演练一遍,李老师还带着她到每个班上都去试讲。她果然不负众望地过关斩将,得到全校第一,又代表芦洲小学抱得全县第一的大奖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