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歌声、旋律、舞姿的翅膀,蝴蝶兰灿烂绽放。回首走过的路,在东方艺术中心管理公司总经理岗位上坚守至今的林宏鸣感慨地说:“立足现实,追求梦想,是我们8年奋斗之路的真实写照。”
现实严峻——
去东艺就像去苏州
东方艺术中心距离“小陆家嘴地区”只有一个起步价的路程,但当夜幕降临,门前丁香路上的行人却寥若晨星。晚上,市民要从浦西赶来看演出,挤上晚高峰拥挤的地铁,或者驾车穿过拥堵的隧道,赶到剧场,看演出已兴致索然。上海戏剧学院一位教授体验了路途艰辛后说:“到东艺看演出,就像去了一趟苏州。”由北京保利文化艺术公司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共同组建的东方艺术中心管理团队,在这座剧院启动运营后,尽管心怀创业雄心,但每到夜晚面对门可罗雀的冰冷现实,却让不少人的热情逐渐降温。
设定目标——
世界水平艺术殿堂
一座剧院要对观众产生吸引力,必须做到“节目佳、服务优、价格低”。东艺管理团队从一开始,就设定了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艺术殿堂的努力目标。在当时,这个目标被很多人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为了做到“节目佳”,管理团队放眼全球选择节目,确定了好节目优先,知名度高的优先,没有来过中国、没有到过上海的优先等“优先政策”,谢绝了黄金档期“先来先得”的业界通行做法,为一流节目占主流地位“保驾护航”。
亲民服务——
票价不变内容升级
优秀节目的来源逐渐稳定后,东方艺术中心的年演出场次马上达到了500场左右的规模,年演出收入居于全国剧场的前茅。7年来,东方市民音乐会坚持“高贵不贵、文化亲民”,票价始终不变,却年年升级不断增添新意,既为更多的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优质内容服务,又为交响乐演出培养了大批听众,还倡导了文化公益新风,如今已成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的示范品牌。针对市民文化爱好的多元格局,东方艺术中心还联合社会力量,陆续推出了“未来大师”室内乐、“海上雅乐”、“周末爵士”,以及“名家名剧月”等系列。
在现实与梦想中度过了8年的东方艺术中心,如今不仅成为市民们即使历经路途艰辛也愿常去的剧院,也是全国剧场业争相考察取经的必到之地,更是被全球的艺术家们争相亮相的“演出基地”。
资深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