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勤交警
十分钟汗水透衣
无遮无挡的高架上,交警直面高温考验。今晨7时,卢浦大桥至鲁班路立交一线车流汹涌。交警高架支队警长杨君在立交三股车流合一的节点上来回奔走,仅仅十多分钟,汗水就浸透了他的警服。“天热,大家都急躁,碰擦事故特别多。”
高架温度比地面要高5℃到10℃,站上去脚底发烫。两小时奔波,早高峰刚过去,第二波高峰又至。“限行措施9点结束,外地号牌大量涌上高架,还需要继续排堵。”
据了解,交警部门已及时调整勤务时间,避开中午温度最高的平峰时段,各级领导轮流上一线站岗,为一线交警争取休息时间。
市容环卫
绿豆汤分送上岗
记者上午从巿绿化巿容局了解到,环卫系统已部署预案,要求避开高温作业。人工清道采取错时工作制,11:00—14:00避免安排作业。
各区县市容环卫管理部门除了落实高温季节津贴,还准备了防暑药品和防晒用品,并煮好绿豆汤、茶水等,分发给一线职工。预案还要求道路保洁企业一线管理人员时时了解职工身体状况,做到“上岗不带病,带病不上岗”。
建筑施工
做两头避开毒日
市建交委已下发通知,要求各企业高度重视高温天气影响,强化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防止引发工人中暑等。
据悉,本市建筑施工工地将结合实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和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在气象台预报当天气温达35℃以上时,除紧急抢险、抢修作业等特殊要求外,白天高温时段(上午11:00至下午15:00),暂停所有的户外高温时段施工作业(施工企业可由此顺延施工工期)。
本报记者 潘高峰 郭剑烽 张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