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家说
发展是个硬道理
潘剑锋
  ◆ 潘剑锋(视觉艺术家)

  应朋友之邀走访了外省某处创意园区,这里原来是上世纪的老工厂。我们在园区里走了一圈,由于没有导视牌,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迷宫。内有不同类型的所谓创意公司,有做建筑和设计的,也有只卖原材料的,真可谓鱼龙混杂。

  当初令老厂长匪夷所思的是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硬是喜欢他这个破烂不堪的地方?本来快要倒塌的老厂房现在反成了许多大小不同的公司竞相入驻的香饽饽。但稍有远见的厂长已经面临新的挑战。发展的确是个硬道理,否则就有可能净身出局。以下是我作为设计师的几点个人想法,也许对老厂长们有所启发。

  1、现代创意平台运营商

  首先是必须转变思路,从收租婆转化到现代创意平台运营商。必须提升服务和现代意识,除了为租户提供办公空间,厂长们得想想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作为服务平台的空间几乎没有选择地必须研究租户的商业需求和生活形态,实际上对于一个创意园区来讲,最大的资源不是每个月的房租,而是不同租户的智源和创意,所以为每一个人的创意实施搭建共享平台应该是创意园区的主要工作。有眼球和人气的地方必然有经济!因而每个创意园区就应该是不同的现代创意社区。虽然网络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现代交流,但是现实空间中面对面的交流更加持久和有效。创意活动的策划成为当务之急。高质量的创意激发活动将可能决定园区的人气和发展。

  2、开放的创意社区平台

  创意园区作为地方经济和文化的特色区域,实则可以承担更大的社会创意教育功能。大部分创意园区缺乏对周边的业态和消费及人流走向的分析,所以创意园区就似乎变成了一个个动物园,少有和周边社区产生互动的。我以为创意园区不应该是关闭的,也不应该只是针对租户,还要能够服务周边社区,才有可能聚集更大的社会能量,实现回馈社区服务的社会义务。另外开放的社区平台可以让创意走入生活,让园区成为人的园区,因为我们不是笼子里的动物。

  3、品牌视觉形象沟通

  创意园区应该首先就是一个创意的主体,每一个创意园区实则都是一个独特的品牌,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沉淀和人文特征。 努力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将其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实行有效沟通和互动,才能树立长久有效的形象。而品牌形象的树立基于对自己的区域经济和文化的清晰的定位和展望,因为不同的品牌形象将带来不同的经济和人流,一厢情愿地往高端大气上档次上靠,不见得都成功,而做一个有特色的园区实际上更容易执行和持久,所以特色决定了形象和未来。

  4、关注个体,关注未来

  只有个体的发展才有创意的发展,缺乏了人的思想,创意园区便空有园区而没有创意了。大部分创意园区自然青睐国际著名企业和机构,除了可以收取更高的租金,还可以提升园区的档次和知名度,这虽然无可厚非,但我却以为这有悖于创意精神,我不怀疑大公司的创意能力,但小型的公司和个体往往比较灵活,他们应该是整个创意产业中最具活力的分子,我相信一个没有新生文化的文化体是没有未来的。所以整个社会都应该多为年轻人的成长搭建发展的平台和创造机会,这关系到整个创意产业的将来,因为年轻人是未来稳定社会还有我们养老金的保证。 

  草就以上几点,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发更多讨论,让我们拥有更好的创意园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创意产品其实就是生活用品
发展是个硬道理
咖啡店?设计产品馆!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B05发展是个硬道理 2013-07-20 2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