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珠联璧合长相忆
徐红
  ◆徐红

  说起近两年仙逝的刘旦宅、周汝昌两位大师,都会想到他们曾经合作过的一本画册:《石头记人物画》。这本画册也成为他们各自的代表作流传后世。 

  画册初版于1979年5月,售价2.3元,印数达11万册,由刘旦宅绘画,周汝昌配诗,共计四十幅画四十首诗。两位大师当时正值盛年,以各自所长挥斥方遒,可谓珠联璧合。郭沫若先生为画册题写书名,天津书法篆刻名家徐嘏龄先生为周先生诗幅治印。画册由名家曹幸之先生装帧,长32开如线装书形制,一诗一画,天头留出大片空白,更显大气。可以说,该画册的参与者皆一时之选。 

  印数11万册确实多了点,以致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旧书店里还能觅到它的踪影。不过,我藏有的《石头记人物画》得之于父亲徐开垒,独一无二,因为画册上写有周汝昌、刘旦宅两位先生的亲笔题词。这当中与我父亲的文学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1979年5月画册出版,周汝昌先生7月才拿到一本样书,所以他在扉页上写下了“一九七九、七、廿六,己未闰六初三,始得样书,汝昌记”的字句。是年夏天,父亲赴京访问冰心、叶圣陶、曹禺等先生,在周先生府上,周先生慨然将唯一的样书送予父亲,并且题词曰:“开垒同志兄到京来晤,因此书尚无副本,遂以‘自存’之册奉贻。亦一段故事也。汝昌记。汝昌自存本。己未夏日。”周先生因有目疾,题词写满整张衬纸,却洒脱而有法度。周汝昌与父亲本已熟稔,常有书信和文稿往来。这一年的3月21日,父亲在《文汇报》“笔会”副刊发表了《<红楼梦>研究的题外话》一文,好评如潮,叶圣陶、魏绍昌、周汝昌、徐恭时等纷纷来信表示赞赏。周先生将“自存本”相赠,其中就隐含着这样一段“红学”研究的情缘。 

  这一年,父亲马不停蹄地来往于京沪各地,他撰写发表了叶圣陶、曹禺等人的访问记;作为上海代表出席1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文代会,他出于记者的敏感详尽记录了会议内容。这一年冬天,父亲意犹未尽,他兴致勃勃地携《石头记人物画》造访刘旦宅先生,是年1月,刘旦宅在“笔会”副刊连续发表了根据曹禺先生话剧《王昭君》改编的连环画一十四幅。因此,刘先生欣然在画册上题写了“开垒先生得此册好之,当有以教我。”题词虽然是钢笔书写,抑扬顿挫,仍然显出浓厚的书卷气。并且刘旦宅很郑重其事地钤盖了一枚私章。 

  《石头记人物画》,后来写入父亲的散文中,记叙了他与周汝昌先生的一段友情。也曾经出现在别人描写父亲的文章里,赞叹他的藏书故事丰富有趣。父亲的这本《石头记人物画》,由于他常常把它放在案头枕旁把玩赏读,品相难说完美,却证明了他对此画册超乎寻常的珍爱程度。 

  《石头记人物画》无疑是出版物的上乘佳作,也是刘旦宅和周汝昌两位先生研究《红楼梦》的精品之作。现在,加上他们的亲笔题词,更如锦上添花。留给我的,还有父亲那一段值得回忆的文学纪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珠联璧合长相忆
物有所用
乡韵
清代仿生松果红铜笔架
康熙白地五彩牡丹纹观音瓶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珠联璧合长相忆 2013-07-20 2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