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小区破墙开店、住宅商用成为城市管理顽疾——~~~
小区破墙开店、住宅商用成为城市管理顽疾——~~~
小区破墙开店、住宅商用成为城市管理顽疾——~~~
小区破墙开店、住宅商用成为城市管理顽疾——~~~
小区破墙开店、住宅商用成为城市管理顽疾——~~~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区破墙开店、住宅商用成为城市管理顽疾——
沿街商铺扰民为何难管?
姜燕
■ 昨晚,闻喜路沿街的底楼店铺延伸到了人行道上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本报记者 姜燕

  小餐饮店摆在路边的灶头火苗呼呼直蹿,烧烤摊冒起的浓烟穿过窗户入侵居民楼,洗车店带着白沫的污水流得满街都是……此种现象,在申城基层管理者眼中是最难治愈的顽疾之一。顽疾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有没有建设性的治理途径?记者实地探访后,又采访了部分基层管理干部,听他们讲述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思索。   

  沿街商铺大多数扰民

  在本报962288报料库里,记者查找了半年来沿街商铺扰民投诉记录,这些投诉中有浦东新区潍坊西路一小区开发商破墙开店、徐汇区钦州路住宅楼底楼业主违章开店、闸北区运城路沿街居民破墙开店、闵行区张虹路一楼居民敲毁承重墙开店等。

  记者挑选普陀区兰田路一个读者投诉点前去查看。兰田新村一栋居民楼下共开出6间商铺,有肉铺、日用杂货、理发店、洗脚房等。记者以租房开店为由,暗访其中一家商铺老板,这个女老板说,她家正好有一间20平方米店面在寻租,月租金2700元,以前租给一个安徽人做牛肉汤,租了4年,前不久刚刚走掉。她说还可将货物摆到店门外1米左右街沿位置,这样实际经营面积可扩大3平方米。

  沿街商铺给楼上居民的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困扰,有两三户二楼居民在窗外拉起铁丝网或焊上铁栏杆。72岁的刘爱娣说,她1976年搬到这个小区,看着这些商铺慢慢破坏了小区环境,有些店吵到凌晨两三时才消停,四五时卖菜的又起来活动了,每天夜里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的安稳觉。60多岁的籍桂珍说,有些洗脚店就在居民眼皮子底下从事不法活动,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令人担忧。  

  历史遗留问题难解决

  兰田路一带属于石泉街道兰凤居委会辖区,居委会主任丁建宏说,他们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理小区周边环境,如配备了2名清扫员,每天清扫两次;商铺门前的绿化带以前被商贩们堆满垃圾,居委会组织清理后,现在正在上面建健身设施,为了避免商贩将来在里面停放电瓶车和堆放货物及垃圾,还计划将门做成S形;今年4月,有居民反映洗脚房的污水污染街道,居委会便打报告修了阴沟排水。但小商铺固有的业态很难不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对流动摊贩,也曾于今年四五月间两次请物业、派出所、城管等多方共同执法,但摊贩今天走了明天又会卷土重来。

  那么这些商铺是合法存在,还是违规经营,可否取缔?丁建宏表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他说,居民楼建设之初,一楼就是商铺,属于国有企业,卖酱油杂货一类,后来计划经济转市场经济时转给个人,目前有的是业主自己经营,有的转租给他人。至于商铺里开的洗脚店和麻将室,丁建宏说,居委会也想加强管理,但由于没有执法权,仅靠交流沟通难以解决问题。

  投诉开店扰民比例高

  石泉街道分管城管的副主任李东风说,从街道开设的城管热线、居民上门投诉和12345市民热线转来的投诉情况看,投诉沿街开店扰民所占比例较高。街道城管科科长金洪涛说,扰民最严重的有四种:小餐饮店和排档的油烟及安全隐患;铝合金加工的噪声;修车、洗车和喷漆污染环境;废品回收店。

  (下转A3版)  

  (上接第1版)

  李东风说,整治沿街开店扰民确有难度,他以一家小餐饮店为例,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跨门经营、消防安全、环保指标、餐饮店的环评报告、灭“四害”等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来负责管理,多头管理导致综合执法效果不明显。为了推进整治工作开展,石泉街道自去年1月份开始,在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探索联勤联动机制,把工商、公安等多家执法部门联合起来执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具体执法中,也遇到难题。金洪涛说,检查中发现很多小餐饮店、洗脚房、烧烤店和“店中店”是无证经营。如果直接将店关掉,容易引发暴力抗法。

  强行关闭易引发冲突

  对商铺加强管理属于治标范畴,那么如何治本?普陀区曾提出两个思路,从根本上解决沿街商铺扰民问题。一是退租还教,即将学校周边的店面全部关掉,改成透绿围墙,这一举措在石泉街道内几所学校已见成效。二是小型国资社区化,社区优质化,即委托社区管理,但由于牵涉到资产移交问题,难以推进。

  李东风说,石泉街道的沿街商铺中,约60%是国有资产,如果这部分商铺有效管理起来,城市环境面貌能有较大改观。但他同时指出,居民破墙开店虽然只占40%,但管理难度非常大。出租房屋开店的居民,大都家庭条件不好,靠房租过日子,强行关闭容易引发矛盾冲突。由于国资商铺大都不租给那些开小餐饮店和洗脚房的人,他们只能从居民那里租店面。李东风说,政府部门曾经花钱租下居民的商铺做居民活动室等,但这只能是个别行为,不可能大范围操作。

  沿街开店要规范管理

  一位关注这一问题多年的学

  者表示,上海要努力打造的世界级城市不仅是一个规模问题,还包含国际化程度、开放程度、市民素质和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城市发展规模要与管理水平相适应,但目前的规章制度能否跟上城市发展的速度?近几年,沿街开店现象更加突出,管理跟不上,使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受到很大影响,这与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过快有关。

  他认为,沿街开店不是非要禁止,很多商铺还是方便群众的,但必须规范管理,严格的安全卫生检查和外部配套设施要跟上,如每家店门前配只垃圾桶,垃圾集中收存处理、洗车店配套方便通畅的上下水通道等。他介绍,国外的沿街门店通常采取的是“关门经营”,即店铺里的经营物资和商品不会摆到店门外,保持街道和社区环境美观,而上海不少是“开店经营”,影响了公共空间的秩序。

  他还指出,沿街商铺也与地方政府的观念有关,“是有关部门经商观念过强造成的”,这事实上带来了低端商业的涌入。政府应考虑是将管理重点放在社区和社会环境改造上,还是放在经济发展上,城市发展不能只看GDP的增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智慧公益”平台启动
首个“自助快递箱”现身陆家嘴
黄浦4地块征询首日签约率84.04%
沿街商铺扰民为何难管?
中国福利彩票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3沿街商铺扰民为何难管? 2013-07-20 2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