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3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除却盈盈
胡晓军
  胡晓军

  嫦娥奔月的原因,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不过嫦娥奔月的方式——吃了丈夫向西王母讨来的不死之药,是没有疑问的。至于是否偷吃,又有异议,我的感觉是前者。理由有二,一是后羿这个男人传武打猎,成天不着家,嫦娥这个少妇百无聊赖,必会遍翻所有家当,今天拉这抽屉,明天开那柜子,那粒药丸不知被她端详把玩了多少次,除了咽下肚去,再玩不出其他花样;二是但凡美人,就特别怕老,这种恐惧与美俱增。才子同样怕老,这种恐惧与才俱增。所以美丽与才华属于同类,只是一个在外、一个在内。老,是它们共同的敌人。嫦娥之美,美到极点,怕老也怕到极点,怕老超过怕死,是她偷吃不死之药的最大动因。

  嫦娥药丸下肚,当即肋下生风、脚底腾云,向着三十八万公里开外的月球奔去。想必那粒药丸是不配说明书、没有注意事项的,此谓天机不可泄露。因此嫦娥措手不及,惊骇慌张的模样,不难想见。但是,所有奔月嫦娥的形象,从最普通的月饼盒盖到京剧《嫦娥奔月》,无不从容端丽、娴雅飘逸。可能,这番美态并非是实,多是人们的想象。美则美矣,悲亦悲哉。戏里演她在广寒宫里独自呆了数千年,朱颜未改却无人欣赏,青丝不衰但无心打理,只能在中秋之夜望着热气腾腾的芸芸众生,唱出“清清冷落有谁知”的凄怨。对嫦娥来说,中秋实在算不得团圆节。对人类来说,到了中秋也未必能够团圆。东坡的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发生在中秋夜的离愁别绪。显然,中秋团圆未必是实,多是人们的祈望。

  美女与才子属于同类,只是一个在外、一个在内。因此嫦娥的悔意,李商隐感同身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偷吃了肉身的不死之药,义山则偷吃了才思的不死之药,却都因深陷寂寞、难以自拔而悔恨不已。凡人就更可怜,不老的身心未曾偷得半点,就要忙着找回已经失去了的东西——离乡的人思乡、去国的人归国、失爱的人求爱、无亲的人寻亲……

  于是就在八月十五那天,人,自己给了自己一个节日。这个节日,本是一个失去了温情的日子、一个失去了归依的日子,正如李商隐的另一句诗:“未必圆时既有情。”这个节日,是为了让人去感念别人的温情、去寻找自己的归依,在除却盈盈的三百六十四天半里,好好地寻找、好好地珍惜。所以,若是此夜风清云淡,自当翘首凝望月廓的满盈,低头慰藉心头的残缺;若是此夜雾浓雨晦,亦当对着那轮看不见的明月,对着这颗看不见的内心。月与心,始终存在;失去的与得到的,始终存在;拥有着的和寻觅着的,始终存在。

  素白如新,精圆自洁,恍若今宵初度。碧海无边,青天未远,举手相邀能晤。万人皆仰,当此刻、倾樽无数。歌动清风玉露,言销绮辞佳句。 如何独悬寂宇。守千年、此身无据。应恨人间易老,天生难弃,换却温情不顾。广寒外、犹听是低语。除却盈盈,谁同暮暮?

  这支词牌,唤作《天香》。“天香”的意思,向来有不同的说法。花香和神香是最明了的,前者令人羡慕花之妍丽,后者令人仰慕神之飘逸。还可比作雅乐清歌,将听觉幽幽地延向嗅觉。天香更可比作美女,李渔叹息千女易得、一美难求,就说“天香未遇”。我以为嫦娥是最配天香之名的,一来她住在天上;二来对她的姿容,人们只能凭美妙的香气来想象。闭起双眼,那一缕茕茕孑立的天香,就会从嗅觉慢慢地化为视觉。

  且慢,月上不是还有个吴刚吗?他是指望不上的。这个被深深羁住的汉子,全部心力都花在砍伐桂树上,以至于想不起何为得到、何为失去。不是还有只玉兔吗?它也是指望不上的。动物比人自在,因为它不懂得何谓孤寂、何谓温情。玉兔有三窟,在中秋节,它是嫦娥的配角;到元宵节,它就成了主角;它还常来人间,不再捣药,而是慢条斯理地,啃食青草。

  爰爰有兔,天教莹白,厮守离仙孤树。寻常也惯到人间,为此际、得偿幽独。 春池秋草,迷离扑朔,念惜流光可数。平生着意筑三巢,愿长与、风回蝶舞。     (调寄《鹊桥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法制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2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拍卖专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除却盈盈
沧桑的萨克斯
明月二三事
玉莲溢香(中国画)
“万贯”难缠腰间
夏葆元和他的年代
为了中国人自己的磁悬浮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除却盈盈 2013-08-31 2 2013年08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