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起三年前去台湾旅行的事,她说:“除了台北101,其他的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我诧异地说:“看来你真是个城市动物,去过的地方多着呢。野柳、垦丁、阿里山、日月潭、鹅銮鼻、太鲁阁……”她无奈地表示,自己的记忆简直就像水洗过一般。记性差,其实有时候也是好事,她是那种生过气转头立刻烟消云散的类型。多年后,依然记得当初吵架时对方说过哪些伤人的话,脸上是何种可恨的表情,难免沦为记仇的小人。
我记东西比较快,背书是没问题的。大学时考前复习,同寝室的人习惯在熄灯之后对一对温习过的题目。我一发言,常常有人从床上翻身坐起,摸出课本跑到走廊上,从某个章节的角落里把一段蝇头小楷找出来,一边看一边骂我让她们不得安生。无关紧要的事,照样记得清清楚楚,和别人吃顿饭,若干年后往往还能说出当天他们穿的衣服说的笑话,当事人反而忘得一干二净。
曾经读过一个短篇:男子去墓园看她的亡妻,跟她说时隔多年他心里的那道裂缝还在,但如今他常常需要努力回想,才能记起她的容貌。他要下山去了,因为新婚的妻子在山下等他。当时很不以为然,现在想想有些我们以为无情的人,其实只是通达或者干净,忘却是一种智慧。据说一个人身上的细胞七年彻底更新一遍,七年后再浓烈的情意和伤痕都应该转淡了。遭遇巨大刺激或变故,人脑有时会选择暂时性失忆,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发生了作用。有人告诉我,外婆患上老年痴呆症之后,其他的病奇迹般全好了。
记忆是一张网,网得住什么原来不由我们自己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