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肯尼亚的心水之地
洁尘
  ◆洁尘

  去东非,肯尼亚是一定要去的;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一定会去的;去内罗毕,有一个地方,不见得人人感兴趣,但我非常感兴趣,很想去看看。那个地方就是丹麦女作家卡伦·布里克森的故居。2011年8月,到了内罗毕的第二天,就去了卡伦故居。如愿以偿。

  卡伦·布里克森,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的作者。海明威当年在诺奖的领奖台上说,这个奖,应该颁给“伊萨克·狄内森”。伊萨克·狄内森就是卡伦的笔名。那个年代,跟“乔治·桑”一样,为了在图书市场上把书卖出去,女作家常常得取个男性化的笔名,卡伦也是如此。

  1985年,根据《走出非洲》改编的同名电影公映,由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罗伯特·雷德福主演。这部电影得了奥斯卡一堆奖,成为全球文艺女人的一部宝典之作和情结之作,从而也将卡伦·布里克森从文学爱好者的关注范围带入了公众关注的范围。肯尼亚是东非最好的旅游国家,自然会借力这部电影,他们把原有的卡伦故居弄成了博物馆,“KAREN BLIXEN MUSEUM”,让它成为了内罗毕一处重要的人文景点。

  卡伦故居在内罗毕的郊区。这个区因她的盛名,叫做卡伦区。这是一座占地面积相当广阔的庄园,偌大的草坪周围,是茂密的灌木丛和次生树林,草坪中间,是一栋看上去相对来说娇小紧凑的平房宅子。里面大概有七八个房间,分别有餐厅、书房、起居室和卡伦夫妇各自的卧室。厨房位于旁边的偏房里,与主宅之间由短廊联通。就是这所房子,当年是英美各路前往非洲参加“萨伐旅”(safari,豪华狩猎旅行)的上层冒险人士们经常造访的地方,威尔士亲王曾经在这里出席过卡伦主持的家宴,介绍人就是与威尔士亲王私交甚笃的丹尼斯。

  以前看卡伦的生平,知道她出生在丹麦的贵族家庭,从小就喜欢音乐绘画。这次在卡伦故居,才第一次看到她的画。两张画,都是人物肖像油画,色调沉稳,笔触老练且优雅。

  特别有意思的是了解到这两幅肖像画背后的故事。这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一个黑人女仆,一个是她的黑人男仆的儿子。这个女仆很小就跟着她,卡伦欣赏她的美丽和可爱,不仅为她作画,还在这个女仆出嫁的时候像母亲一样给了她一笔丰厚的嫁妆。男孩子的故事更传奇,这个男仆的儿子从小跟随父亲生活在卡伦的庄园里,因天资聪颖品性纯良,深得卡伦的宠爱;卡伦送他上学,让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个人长大以后,离开肯尼亚到了索马里,成为索马里的第一位黑人法官;1984年,在《走出非洲》那部电影全球公映之前,他因部族纷乱意外丧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0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招生招聘/人才专版
记忆
妈妈的书
中国的传统餐桌礼仪
马来西亚云顶高原
无题(317)
肯尼亚的心水之地
残局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B05肯尼亚的心水之地 2013-09-01 2 2013年09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