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部作品均首演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人到中年的贝嘉创作精力旺盛,善于从经典音乐中寻找舞蹈的灵感,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思索。《死亡对我说》改编自马勒的声乐套曲《五首吕克特歌曲》,舞蹈散发着浓浓的惆怅气息,对生命的眷恋和面对死亡的坦然,形成了作品的情感主线。《流浪旅伴之歌》,则如一首流畅的抒情曲,旅途伴侣既有亲密无间的友谊,也会被无奈和烦恼困扰,尽管是男子双人舞,但感伤、快乐、孤独和激越的情绪,时时激起观众的共鸣。
根据马勒《第三交响曲》四、五、六乐章编舞的《爱情对我说》,显然是这台“马勒之夜”专场的重头戏。作品以一位男演员的情感经历为主线,其中既有爱情遭遇的坎坷,又有梦遇天使的喜悦,而表现更多的是探寻人生哲理的感悟。贝嘉在这部作品中,角色定位、编舞设计,都是根据乔治·唐恩度身定制的,并由这位青年演员于1974年在蒙特卡洛歌剧院担纲首演。后来成为贝嘉舞团首席演员的乔治·唐恩,因患艾滋病,45岁时英年早逝。贝嘉在悲痛之中,选取了同样身患艾滋病、也在45岁离世的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梅库利创作的《波西米亚狂想曲》等曲目,以及35岁故世的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了《生命之舞》。2001年的艺术节期间,贝嘉亲自率团首次来沪演出《生命之舞》,震撼全场的情景似还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