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放开“单独二胎”
■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
■ 探索实行官邸制不准官员多处占用住房
■ 废止劳教制度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 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 自贸区不断“扩容”对外经济不断强筋壮骨
■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 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
■ 国有资本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至30%
■ 股票发行将推行注册制 释放资本市场活力
■ 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设立中小型银行
■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废除对非公经济不合理规定
■ 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
(据新华社)
《决定》共十六部分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从六方面具体部署
经济
●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
●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
●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政治
●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防止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法制化。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
●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各级纪委要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文化
●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
社会
● 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生态文明
●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国防和军队
●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健全军费管理制度,建立需求牵引规划、规划主导资源配置机制。健全完善经费物资管理标准制度体系。深化预算管理、集中收付、物资采购和军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制度改革
>>>详见A7版、A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