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世博会,留给上海很多很多,其中就包括了建筑,不少好的建筑摄影作品都出自那片不大的世博园区。就在浦东园区旁的世博村虽然并非展出场馆,但那里的几幢紧邻黄浦江的公寓楼却是摄影爱好者们时常光顾的地方,我也不例外。
当我站在浦江对岸遥望着这片楼房的时候,就深深地被建筑的各种几何线条给迷住了眼。每幢楼都以简约的白色直线构成了利落的直角,看似随意的走向实则暗含了类似古代雕花木窗的结构,这让线条在简约之余又不失温婉,现代气息的背后透露出浓烈的中国味儿。
再看每幢建筑都朝着统一的方向呈阶梯状,而楼与楼之间的高低差又形成了第二层次的“阶梯”,这种自然而然的统一感在明媚的日光照射下更为突出,整个画面就像被精心设计过比例一般。加上黑与白、光与暗的交织,印在湛蓝无云的天空下实在够美。就在我前去拍摄的时期,世博村旁正好停着一座正在施工的吊车,橘色的鲜明恰好给了整个冷色调为主的横构图增加了一丝活力。巧的是,大吊车的位置刚好在大“阶梯”的低端处,在构图上又更好地平衡了整个画面,整个世博村的建筑几何自然而然地体现了出来。
在上海,有无数造型各异、线条别致的建筑,无论是现代化的玻璃大楼,还是朴质怀旧的老石库门,这其中蕴含着的几何美千变万化,只要变换一个角度,立刻又会捕捉到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再变化一下光线,拍摄出来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别。所以,我与世博村“大阶梯”的邂逅既有事先算准角度的刻意,也有光线变化的偶然,建筑摄影经久不衰的魅力就在这些刻意与偶然交互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