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浦东书院镇里灶村周振华夫妇俩没睡懒觉。按照当地习惯,上午7时,50岁出头的老周给灶膛里添上一把火,热气腾腾中,忙活起全家的早饭。正月里的第一顿早饭,可有好彩头哦!
这顿早饭与平日里的饭菜都不一样,吃的叫“长菜”。书院镇的本地人都知道,长菜,不是什么特殊的蔬菜品种,而是一锅“大杂烩”的统称。
掀开大灶的木头圆盖,记者探头一看,哇!老周家今天的这锅菜里,五颜六色,煞是丰富。锅子里有粉丝、青菜、油面筋等各种素菜,这些菜都不能切断,要完整下锅,完整夹起,寓意“长长久久”。
炒完菜,米饭也出锅了。妻子胡阿姨捧出三只碗,依次给一家三口盛饭。早上吃的饭也有讲究,盛饭时不能一次添满一碗,而要分成几次,象征着多吃点、吃饱点,一年不愁温饱。
除了米饭,他们还要吃一把长寿面和一碗“团团圆圆”——几只浦东圆子。昨晚吃完年夜饭,老周夫妇就端出一锅大米粥,倒入大碗,和上面粉,塞入菜肉馅和自制的豆沙,搓成比宁波汤团个头大上三四倍的大圆子。浦东圆子可以下在汤里吃,也可以油煎,味道更香。
吃完饭,老周一家来到邻居家串门,还准备搓搓麻将,“一年忙到头,正月初一,伲书院人不作兴做生活了,否则就要一年累到头啦!”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