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简爱
沈轶伦
  沈轶伦

  “看得出口伐?看得出口伐?”

  伴随着这句问声,记忆里的场景再次浮现。

  那是爸爸伏在厨房的水斗上,踮着脚,大半个身子探出窗外,正极力伸出手去调整装在窗外的电视天线。

  而年幼的我坐在电视机前,脸凑得离屏幕不能更近。对着满屏幕的雪花,正努力辨认着其中图像。影影幢幢中,是简爱正沿着林间小道,走向她一生的挚爱。

  “谁在那儿?”失明的罗切斯特侧着脸问。

  我对着厨房里的爸爸喊:“不要动哦不要动哦,看得出了,看得出了。”爸爸便真的一直保持着那个姿势,等待我看完这经典的最后一幕。

  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家里刚刚有电视机的那个暑假。由于当时普遍信号不佳,家家都用易拉罐自制了天线架在窗外。每当屏幕陷入混沌,剧情又在胶着之际,总得有人奔到窗前去触碰天线才能让余下家人看清图像。

  这是上海快要脱胎换骨的前夕,每天生活里都会冒出新的事物:家用电视、冰箱、易拉罐、大哥大……而在所有新鲜的事物里,有一扇窗通往更新鲜的世界,那就是译制片。

  李梓、邱岳峰、毕克,他们所传递的声音不仅升华了剧情,更通过无数个小小的荧屏,与这一代上海人的生活长在了一起。

  原来声音,仅仅声音本身就可以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感到隐藏心底的欲望被人轻轻撩动而颤抖。

  如今回想,那些黄梅天、台风天不能出门的日子里。全家早早买了《每周广播电视报》,用红笔划出了要看的译制片的名字。坐在电视机前的两代上海人:经历十年动乱上山下乡刚回到上海安定下的父母辈,与即将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财富冲击和信息冲击的我辈。两种人生轨迹将走向不同向度之前,这些同看译制片的时候,是最亲密无间的日子。

  那时候,出国留洋还是极少数人的奢望,进单位领薪还是大部分人的指望,做吃货喊着减肥的潮流还远未到来,精打细算节衣缩食依旧是上海人常被外省嘲笑的共性。什么都没有又将要什么都拥有的这个城市里,充满了躁动、充满了向往。而在那无数“向往”的尖尖头上,译制片里所营造的世界是个范本。

  母亲按照译制片里的女星着装裁剪衣物,父亲根据译制片改编自的文学名著买了书籍,我在雪花和雪花的间隙,屏息凝神地完成了情感的启蒙:“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

  当日后识字,第一次看完《简爱》的插图普及本;当在大学里选修英语,为一本《简爱》而去比较版本;当多年以后初次踏上英国的土地,舍弃景点观光而特意找到哈沃思镇——因为这里是勃朗特姐妹的故乡。走了那么长的路,从童年的电视机前一直走到这里,坐在夏洛蒂1855年举行结婚仪式的小教堂里,那一刻耳畔一遍又一遍响起的,是李梓的声音。

  “我回家了,爱德华。让我留下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教育
   第B08版:人物/新民环球
钱家塘风光
生命之三昧
当盛世繁华遇到青春年少
哭王运熙先生
我与简爱
同道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我与简爱 2014-02-13 2 2014年02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