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钓鱼台:我国礼仪文化的国际名片(下)
张宏喜
■ 现在的钓鱼台国宾馆有16栋接待楼和一个古建筑群,共有四百余套客房
■ 国宾车队驶出钓鱼台
  ◆ 张宏喜

  既然有了专门的国宾馆,那就要把各个方面的工作和制度,包括外交礼宾礼仪好好地建立起来。钓鱼台国宾馆建成后,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的过程。前文讲过从北京饭店调来名厨、直到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钓鱼台菜系的故事。除了做菜肴外,钓鱼台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待客礼仪、招待服务、安全保卫、内部管理等等,只能自己边学边干,而且任何一个方面都马虎不得。所以,50多年来,钓鱼台从领导到一般人员、从台前人员到幕后人员,无不兢兢业业努力奋斗,把一项一项制度、标准、流程都建立了起来,并且使它们越来越完善。

  仅以培养一流的招待员为例。在钓鱼台成千的在岗人员中,招待员处于与客人直接接触的第一线,钓鱼台的礼仪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展现在他们的身上。这样,对招待员的考录、选用、培训、管理和安排超龄者,成为学问很大的一项业务。与一般饭店招待员相比,对国宾馆招待员有许多特殊要求。 

  首先,钓鱼台招待员在政治上必须可靠,要经过必要的政治审查。计划经济时期是经过严格挑选、审查和批准,从各方面抽调经过考验表现优秀的人员。改革开放后改为公开招考,但也必须是政治上先进、道德操守优秀、遵守纪律、工作努力的年轻人。其次,是对现有文化、潜在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内质要聪明伶俐,且勤奋好学。其三是长相身材都要上等。仅这三条要求就需要百里挑一。现在全国各地都有相应的职业学校,经过职业培训的毕业生数量不少,而愿到钓鱼台工作的人是争先恐后踊跃报名,这为钓鱼台公开招考选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充分的资源。目前钓鱼台的一线服务人员已有60%达到了大专文化程度。 

  进钓鱼台后,还要经过严格的再培训,考试通过才能成为合格人员上岗。其中包括外语培训和考试。上岗后还要常常进行考核、评比和举行业务技能竞赛、知识竞赛,促使每个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挑来了好苗子,再做精加工,一批一批的精品招待员就培养出来了。2008年钓鱼台获得餐饮服务大师称号的有五人,获得餐饮服务名师的有十人,这15人中有调酒师、咖啡师等,也有的是出身第一线的招待员。在培养人才方面,钓鱼台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制度、经验、做法,所以这里的人员绝大多数表现优秀和良好,鲜有不合格者。忠于职守、努力上进早已在钓鱼台形成风气和传统,谁都不敢掉以轻心。仅仅“国宾馆”这三个字,就在每个人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催人奋进。 

  亮出最好的中国

  付出了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造就了居于同行业最高水准的钓鱼台礼仪文化。贵宾进驻必列队献花欢迎,使客人感到宾至如归,温馨之情扑面而来。客人进入房间会感到处处方便、时时舒适、称心如意,需要何种服务招之即来。凡有机会在钓鱼台食宿的人都会发现:这里的女招待员身穿不同色彩和样式的旗袍或套装,亭亭玉立,超凡脱俗;男招待员身着质地高档、制作精美的西装,英俊潇洒,堂堂一表。他们训练有素,集体行动如士兵那样整齐,个人动作似演员那么优美。他们的外在美根植于内在的素质美,形成了美的内外统一,所以落落大方、温尔文雅、机灵敏捷、动作轻缓、用语动听、服务完美。服务时的先后次序、操作方位、各个细节皆按礼仪要求和客人舒适做到无懈可击。他们布置的环境是那么难以挑剔,他们服务的现场是那么令客人满意。需对直时就拉线目测,需方需圆时皆一丝不苟。餐桌上的鲜花、蜡烛、雕饰、餐具、器皿等等各置其位,各有其态,造型美观,装饰新颖,达到了美食、美器、美服务、美环境的效果。顺便说一下,钓鱼台为搞好服务,满足客人所需,平时所备有的中西餐的餐具、器皿等等之高档、之多、之全,恐怕没有几家能够与之相比,更不要说这里保存下来的属国宝级文物而价值连城的皇宫餐具了。 

  钓鱼台在宾馆和大饭店行业里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在一些方面领一代风气之先。例如,中餐的传统吃法是把整盘菜肴端到餐桌上,由大家热热闹闹地享用,而且由主人给客人、由晚辈给年长者夹菜,显得很亲热和有礼貌。但西方没有这种习俗,而且如果客人并不喜爱某道菜,别人夹给他反而使他为难,有的夹菜者使用自己的筷子也容易使对方感到不卫生而引起反感。针对这种情况,钓鱼台率先采取中餐西吃即分餐制的方式,此法广泛流传开来,成为中餐一项不大不小的改革。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业界都在关注钓鱼台,只要钓鱼台有了新招,很快就会传播开来。有的大饭店甚至曾想方设法希望钓鱼台的招待员能到他们那里工作。当然,随着我国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发展,高档饭店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积极改进服务质量,创新之举层出不穷,培养的合格人才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钓鱼台就更加兢兢业业了,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绝”的奋斗目标。 

  读者之中可能有人会怀疑:钓鱼台能做到那么十全十美吗?难道他们就没有出现过差错,就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吗?是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钓鱼台在时时发现和克服自己的不足,与时俱进,创新开拓,永不止步;在时时追求更高的境界,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标准;在与兄弟单位进行比赛竞争,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学习他国之长。总之,钓鱼台在努力使这张中国礼仪文化国际名片永不褪色。

  (作者为世界知识出版社前任社长)

  摘自《世界知识》2014年第2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目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线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钓鱼台:我国礼仪文化的国际名片(下)
爱:外婆和我
鄞变一八五二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31钓鱼台:我国礼仪文化的国际名片(下) 2014-02-18 2 2014年02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