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 我国高分一号卫星观测到疑似漂浮物,距澳公布疑似物位置南偏西120公里左右
■ 3月24日 我伊尔-76运输机观测到白色漂浮物,其中有2块面积较大
■ 3月24日晚 澳大利亚巡逻机定位到两个新物体
今天是马航MH370失联第18天。昨晚10时,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紧急发布会上向全世界宣布,MH370航班已经在南印度洋“终结”。今天上午12时30分,马航将在吉隆坡再次召开发布会,公布更多的细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昨日晚间表示,中方已要求马方进一步提供得出这一结论的所有信息和证据,希望马方及其他国家的搜寻工作也能够继续。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正连夜研究方案,将加大搜寻力量,增派船只前往南印度洋海域继续搜寻和打捞飞机残骸。
今天将暂停搜寻
澳海事安全局今晨声明,今天的搜寻工作因天气糟糕暂停。当地海况很差,除浪高达2米外,搜寻海域还将刮起狂风,风速高达80公里每小时,还会有降雨,低云高度60到150米。如果天气允许,预计搜寻工作会在明天继续。
搜寻还是一切工作的重心。正在南印度洋海域上空进行搜寻工作的中国伊尔-76运输机机组人员昨日在海上观测到白色漂浮物,其中2块漂浮物面积较大。此外,澳大利亚海上巡逻机昨天在珀斯西南2500公里海域定位到两个新的疑似物体。
物理调查前路漫漫
美国进一步提供技术支持。美国海军向搜寻海域运送了一台TPL-25拖曳式声脉冲发送器系统和金枪鱼-21水下机器人的先进搜寻装置,TPL-25可在水下6000米定位黑匣子,水下机器人则可扫描残骸深度,并在深达4500米的水底拍摄高分辨率海底画面。这些设备预计明后天即可送达南印度洋搜寻海域。
虽然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已经宣布飞机失事,但这个结论完全基于卫星图像和计算。澳大利亚副总理特拉斯表示,物理调查前路漫漫,最理想的还是要找到尽可能多的残骸。
如何得出失事结论
“马航MH370的飞行终结于南印度洋”是据英国航空失事调查局(AAIB)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
有人质疑这一结论的可信度。Inmarsat公司高级副总裁麦克洛克林解释,虽然马航MH370客机上的通讯系统被关闭,但公司的卫星还是在失联后捕捉到了MH370发出的8个ping信号。该公司运用多普勒效应理论分析了马航MH370航班向卫星发出的信号,对比其他飞行数据,科学家得出结论,飞机只可能飞向南部走廊。由于飞机飞向的路径内没有可着陆地点,飞机应该是最终燃料耗尽,落入印度洋。
所谓多普勒效应,是指当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波的频率会发生改变的现象。观察者与波源互相接近时,波被“压缩”,波长变短、频率变高;互相远离时,波被“拉长”,频率降低。而由于飞机与卫星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该信号的频率因多普勒效应而发生了微小变化,即“多普勒偏移”,这是该公司分析飞机去向的关键依据。
简文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