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健灵的小说《天上的船》,小说一开始,瑞福里斯:雨林,那绚丽又宁谧的自然画卷,令人想起宫崎骏的动画影片。少男少女,走进神秘陌生的土地,感受世界的神奇与生命的幸运。他们欢腾,这些自然之子,这是他们生来就有的权利。他们凄清,刚刚遭受到与亲人的分离。宫崎骏作品中去乡下的孩子们,还只是与生病的母亲、忙碌的父亲短暂分别,而殷健灵小说里的岩糯与奈娜,则是丧父丧母。孤儿的痛苦,仍是大自然才能给予抚慰与疗愈的。小说的主角是奈娜与岩糯,但精神核心却是奈娜的爸爸——生态学家,植物种子实验者,画家。他的野外型形体,在山上的工作室,在雨林里造的“天上之船”,留给奈娜姐妹的字条,贝叶森林地图,他对女儿说过的每一句关于大自然的话,在凡尘之中是那么光芒四射。“爸爸在天上飞”,当我们像奈娜一样既伤怀又不甘地要寻找爸爸的踪迹时,突然醒悟,这其实不是某个人形爸爸,而分明是一个自然之神的人形形象。他的生命,似乎是在“要热爱自然,不要让它渐渐消失”的告谕之后,以另种形态转换升华了。他在现实之中的死亡,对于奈娜和我们来说,就不那么悲伤了。
与一般写自然、写历险的少年小说不同,《天上的船》的审美意义在于:它像一篇美丽的寓言。让我们看:“我的眼前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在那道阳光的照射下,墙上的细密画完全变了模样,它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的脸部特写。而这个人,竟是奈娜的爸爸!两只张开翅膀的太阳鸟,是她爸爸的眉毛和眼睛,犀鸟嘴巴所在的位置是她爸爸的鼻子;蝙蝠是嘴巴,海芋的叶子是耳朵,望天树和棕榈树的叶子构成了头发……奈娜的爸爸正在丛林中微笑。”——这神来之笔让人拍案叫绝。它,小说的诗意谜底,“寻找爸爸”的悬念终结,七巧板中最关键的那块:所有的构思、铺排与精彩叙述在最后一块按下之后完美成像,濯濯生辉。
“大自然宏伟而和谐的生存法则应是人类生存法则的母本。”自然之神用动作与语言留下启谕。要真正读慬,理解,不是老师的课堂教学,不是人形爸爸的言传身教。孩子们勇敢深入雨林,体验惊喜,甜蜜,恐惧,危险,十多天的亲历才能获得心灵的真谛。现实发生的情节依托着精神核心而渐渐舒展,节奏温柔而有力。作家抒写自然的才情与丰富的知识表达使整个阅读过程悦目迷人。奈娜岩糯本来与同学关系紧张,森林历险,重返学校,与同学关系也改善了。小英雄得到崇拜。阳光会舔好所有的伤口。这是小说的又一种努力:如同歌颂少年的勇敢,现实的励志同样必需。作家揭示高于现实的理想,同时又赋予作品以现实的温暖。
消解自然、蔑视自然所产生的所有冷酷与严酷的结果,我们见得还少吗?《天上的船》以极美超俗的手法奏响自然的强音。批判是清醒,而温柔差不多是重塑心灵的行径。小说岂止是写给少年们看的!但更是写给他们看的。因为,他们比我们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