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楼道的用途是什么,是供人走路的,是供电梯不能使用时逃生的,估计人人都能说出来,不过,一旦实践起来,就遇到问题了。
30多年前,公共楼道是堆自行车的、放大白菜、摆蜂窝煤的、塞破砖烂瓦坛坛罐罐和废弃家具的。这是人们的无奈,家里逼仄狭小,不怕丢的自然会堆放在家门外。那时也不讲究家的外观、环境的美观,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谁还管门外是个什么模样?反正与自己家无关。不过,邻里纠纷也会因此而起,虽说都是不怕丢的,但真的少了棵白菜,缺了两块蜂窝煤,还是会怀疑这怀疑那,那些嘴上管不住的,也就会冲着邻居吵起来。
大约是家里的破烂越来越少,值钱的东西越来越多的缘故吧,近十几年来,公共楼道堆放的东西开始减少,而且,凡是物业管理负责任的小区,都会看见楼道里经常贴出告示:请勿在楼道堆放杂物。只是这些告示的理由一概都是:防止火患、疏通逃生通道、近期有关部门将进行安全大检查,等等。其实公共楼道压根就不能堆放东西。
理直说得不直,是如今我们生活的一大特色。无论身穿制服的管理人员,还是聘用的保安,明明很硬的道理,一到他们那里都会变成:这是上级的指示,我也没办法;最近要大检查了,你就看在我的面子上,暂时避避;大家都不容易,互相体谅体谅。
我家居住的这座楼道,所有的房子都是130多平方米以上,有的多达200多平方米,家家都很宽敞,可是公共楼道里还是堆满了自行车、摩托车。问他们为什么放在这里,人人都很奇怪这样的问题,这里不是公共楼道吗?在他们的习惯思维里,公共楼道就是应该大家一起堆放东西的地方。
从前说的公共究竟是什么,其实没人清楚,反正不是自己家的。但今天的许多公共,起码私人住宅的公共,面积是分摊的,家家都是出钱买的,算在了房屋的公摊面积里,实际是楼道里每家住宅的业主的。至于小区的公共草坪、公共道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更没有什么人明白了,于是,占用公共草坪和公共道路也就成为一种习惯,而且是很有理的习惯。
公共就是公有、公用,任何个人无权占为私有,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如果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其他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