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为后人考察历史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细节。”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在研讨会上说,尺牍的史料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即所谓“读其文可以参稽其事迹,想见其性情”。而且,尺牍是人物研究最直接的史料,因为私信是属于自传的范畴,是了解传主在特定阶段真实经历和隐秘心理的最佳佐证。
此次,上图方面有意将尺牍申遗,是因为该馆所藏尺牍不仅数量多,且内容价值极高。黄显功介绍说,明清尺牍中有一大批由收信人及其家族保存的家藏尺牍和由收藏家搜罗辑藏的尺牍,前者有《颜氏家藏尺牍》《诗笺朋旧尺牍》《曲园所留信札》《冬暄草堂师及笺存》等,后者如《国朝名贤手札初、续集》《武进陶氏集藏清代各家书札》等我国名家尺牍的代表作,这些原始尺牍保存了一批特定人士的交往记录,既是个人的记忆,也是群体的记忆。此外,还有一批珍贵的个人档案,如盛宣怀、唐绍仪、熊希龄、柳亚子等私人档案,其中有大量公私尺牍原件,总数超过十万余件,折射了晚清以来的风云变幻,成为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是珍闻秘史的原始记录。
黄显功认为,存世的中国尺牍文献是亟待保护的人类重要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