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东南沿海地区来说,过了“立夏”节气,就进入台风(统指8级以上热带气旋,下同)季节。
去年是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生成台风最多的一年,共有31个,而且在我国沿海登陆的达9个(常年平均5.7个),影响面广及贵州以东的整个南方地区,受灾地区很多。人们对此记忆犹新,对今年台情自然都关心。
许多人可能还不知情的是,今年立夏前已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生成过5个台风(热带风暴),而在去年这一时段仅生成3个。前不久,《羊城晚报》曾报道广东气象专家对今年台情的预测,称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将逐步形成,可能加重台情,各地要充分做好防台抗台准备。“厄尔尼诺”是咋回事?它与台风关系如何?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音译,指有些年份近圣诞节时东、中太平洋赤道区域出现大范围的海水升温(4℃以上)现象。它是由赤道西太平洋上暖水流向中东部形成,气象专家认为这一流动已在行进。
厄尔尼诺对台风多少强弱的直接关系目前专家们还在研究中,但它会给本地区带来气候异常是可以肯定的。前期西北太平洋上已生成多个台风,恐与西部暖洋水向东流动有关;但后期的台风不一定会比去年同期多与强。据预测,今年夏秋登陆我国的台风位置可能偏南,广东尤要防范;影响浙沪的台风约有5至6个,严重影响的可能有2至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