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军人,所以我们家永远整洁得像军营。按道理我应该是一个绝对军事化管理的“产物”。但恰恰相反,因为从小我的一切内务都有父母代劳——父亲每天帮我把被子叠得有棱有角,母亲把我的衣物整理得整齐划一——所以,等我长大了之后,既不会整理,也不会打扫,被妈妈笑称为不成器的“速成品”。
结婚后,只要知道爸妈要来我家了,老公总会电话告知:“老婆,军事代表团要来突击检查了。”放下电话,我必三步并两步匆匆回家,首先,麻利地把摊在桌上的化妆品一捋堆进抽屉,再利索地把零食、书刊硬生生扔进收纳箱塞好,最后,把运动器械搬回角落、堆放整齐、盖上罩子。好多次,爸妈踩进家门的当口,我还在气喘吁吁地撅着屁股顶那鼓鼓囊囊快要崩开的橱门。有几次,就在我移步的瞬间,那可恨的杂物,很不给面子地“噼里啪啦”跌落下来。这时的爸妈,也只得苦笑地看着我这个“速成品”,弯腰帮我重新整理。但是过不了一天的工夫,家又恢复了固有的自然“乱象”。
别说不会整理物品,我还真是不愿意整理。当我杵在一个整齐异常、摆放精致的场景里,不但束手束脚,心里还特别紧张。对老公的勤勉,我不但嗤之以鼻,反而对他下了通牒:我要的是一个温馨、慵懒的家,不要严肃、刻板的军营!老公无奈,送我个雅称:“乱象小姐”。
可是在父母的指责,老公的唠叨中,我还是不免产生那么点小小的自卑。直到一次意外的拜访……
那是一位球友,她单枪匹马叱咤商界,为人爽快。那天,她让我去她办公室等她。去早了,秘书安排我进她的办公室。我惊讶地发现,她竟也是一个“乱象小姐”:办公桌上横七竖八摊着很多稿子,后面的书橱里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各类书籍,连电话机旁都不忘落下一本打开着的《雅舍精品》!
不一会儿,球友进来了,她如同坐在自己家里的沙发上,居然还盘起了双腿。她瞥了一眼眼前的乱象,说:“怎么!看着有点乱是吗?我喜欢这样。我喜欢把运动毯放在窗台上,有空就会锻炼一会儿;我喜欢把财务报表放在咖啡机旁,我会在等咖啡的时候看报表;我喜欢把散文放在办公桌上,在心情急躁的时候,看一会儿书,这样我就能安静下来了。”
她继续说道:“一个人如果能从一个横七竖八,错综复杂的肌理中,迅速地找到目标,这个人一定思维敏捷,对事物状态的变化有敏锐的嗅觉,就像鹰那样精准,干练。”
乱象竟然还会有“同僚”,更还会有“乱象理论”!从此,我彻底摆脱了“乱象可耻”的“紧箍咒”,无拘无束,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