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无声广场舞
曹 刚
  曹 刚

  “霸占”“入侵”“占领”“淹没”……一堆贬义词直指“广场舞大妈”。前几天,轨交8号线四平路站3号口“炫起民族风”,引来多家媒体关注,标题里的动词,个个弹眼落睛。

  老人组团跳舞,健身交友,无可厚非,却因噪声扰民,引发纠纷,越来越像社会公害。极端案例有二:长沙一小区3次空降“粪弹”;温州数百住户集资26万元买扩音器,循环播放警报声……

  “以暴制暴”不可取,复旦最近研发的定向扬声器温柔得多——将声波控制在特定区域,路人不受打扰,舞者自得其乐。广场舞配此神器,扰民尴尬迎刃而解。不知成本如何,期待尽快推广。

  有人认为,大妈那么多,换装备耗时费钱,难。因此别依赖技术,要找深层原因。老人有三大追求:健身、消遣和交际。无他选择,便对广场舞趋之若鹜,所以全社会应为她们提供更多有趣活动。提升了修养,陶冶了情操,自然会优雅告别街头广场,转投大雅之堂。

  有道理,可操作性不强。求助“全社会”,就能更快解决问题?广场舞明明能满足老人的追求,何必舍近求远。

  事实上,若无噪声污染,广场舞值得提倡。有些人倒是不跳舞,也不扰民,却在牌桌上杀得昏天黑地,在酒桌上喝得五迷三道,在网上聊得神魂颠倒,甚至误入传销组织惨遭洗脑。

  跳舞无罪,错在太吵,那就在静音技术上多动脑筋嘛。我是坚决的技术派,举双手支持家中老人天天去跳广场舞,愿意花钱赞助她们改善装备。

  技术其实不难——音箱配蓝牙耳机,人手一副,悄然起舞。类似的无声广场舞,在成都人民公园、广州天河公园、济南新世界阳光花园社区,已有先例。

  缺钱才是烦恼——人均成本可能过百,老人节俭,多半舍不得,但正给了小辈们尽孝心的机会。如能再成立广场舞协会,联系企业,组织团购,商家、舞者、旁人乃至全社会得利,何乐而不为?到那时,一群大妈在街头默默地手舞足蹈,会是多么别致动人的风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2014上海影视双节·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3天
   第A19版:长三角
   第A20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1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读者俱乐部
“山寨纪委”看到什么“商机”?
云里雾里看马云
人为造“真空” 并不利考生
无声广场舞
“书破万卷”
谁的头条?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无声广场舞 2014-06-09 2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