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种葡萄不是梦
葡萄、水蜜桃、梨、柑橘是上海沪郊地产水果“四大花旦”,葡萄架下品茗纳凉休闲更是市民向往的田园生活场景。市林业总站的林果技术人员和葡萄乡土专家一起努力,为市民的“葡萄架下”田园梦想助力。
“马陆的葡萄在上海最有名,经过多年的努力,马陆已形成完善的葡萄种植技术。”葡萄乡土专家管华明说,“把这套技术打包引进市民阳台并不难。”管华明认为,市民在阳台、露台、庭院种葡萄只要满足几项基本条件即可,比如有10平方米以上的阳光空间,有一颗爱园艺、爱田园之心,有参与葡萄种植、栽培责任心。这一计划最快可在今年年底推出,成年葡萄树修剪后种植,第二年发芽生长,第三年就能结出葡萄。当然,在阳台上种植葡萄只能盆栽,能结出串串葡萄,但数量不会很多。
可产葡萄三五十斤
乡土专家会根据居民家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制作轻盈美观、外观似原木的葡萄架,然后挑选成年葡萄树,经过修枝整形后,配上营养介质土,负责上门种植,再准备好葡萄种植的各种须知、配好肥料,市民只需进行必要的修剪、施肥就可。到萌芽、定植、剪头、整花序、疏果、冬剪等关键时节,技术人员会上门服务。经过这一系列“半自助型”劳动后,第三年的6月底至8月,市民就能坐等收获美味的葡萄了。“家庭种葡萄,平均每平方米可挂4至5串,每串500克左右,”按照管华明给出的单产数据,可推算出10平方米的露台、庭院种植区,至少可产葡萄三五十斤。而葡萄种植的一次性投入,技术人员上门服务费用等目前仍在测算中。
把葡萄树卖给市民,为市民种葡萄提供技术服务,这样的小众服务并不能给示范果园带来多少经济收益,对于乡土专家、林果示范园来说,根本的目的是带动果园的葡萄销售,“引种葡萄到市民家庭,就是一个面向家庭的销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