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倡导群体抗癌
多接触自然,助你远离癌。长期与癌症患者接触中,渐渐让我发现促使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和自然的接触越来越远!
防癌:需创造良好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不良”——长期生活在抑郁氛围中,挣扎在愤愤不平的情境里……结果就是癌症的高罹患率!要创造良好的人文小环境,要从每个人自己做起。其实,做到这点不难,可以学学儒家思想、道家学说、佛教学派……一句话,学会松弛,学会包容。
悠着点,可让癌细胞“呆”在体内不发展。癌症是慢性病的一大特点在于:如果悠着点对付它,它常常可以和你相安无事,长期共存。我临床中胰腺癌患者很多。有个胰腺癌患者,2000年初开了刀,又关起来,因为晚期了,没法做手术了。但她是个粗线条的人,心态很好,大大咧咧,优哉游哉的,每天照样享受她自己喜欢的生活,现在快快乐乐活了13年。而且,2003年时,她因为胆囊炎、胆石症发作,一大把胆结石,只能手术切除,术中医师认真做了检查,发现胰腺癌症居然完全消解了。奇迹真的发生了!对此,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还专门做了报道。
根据我们4万多例癌症患者追踪观察,表明越是急吼吼的,越是想尽快取胜的,往往效果越差!这就非常典型地印证了著名的“斯托克戴尔定律”。因此,回过头来看:悠着一点!像对付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那样对付癌症,让癌细胞呆着体内,不太发展或者不发展,甚至于往回倒过去,是最聪明的方法。
适度运动,少得癌症。美国专家曾对某高校5398名女性进行健康分析,发现参加运动的女性患卵巢癌、宫颈癌和阴道癌的可能性,比不参加运动的女性低60%;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比不参加运动的女性低50%。研究表明,每日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患癌的风险。2012年4月,美国癌症学会也发布最新指导手册:敦促医生指导患者注重饮食及身体锻炼。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这两种习惯有助于防止癌症复发。报告指出:过去五年里开展了百余项涉及癌症幸存者的研究,从他们当中许多人的情况来看,锻炼和健康的饮食与癌症复发率低和活得更长久有关联。
融入社会,利于癌症康复。我们一直在倡导群体抗癌。积极主张癌症患者应融入诸如民生家园之类群体抗癌组织中去,因为近廿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将大大有益于患者的抗癌过程及康复进程。英国遗传学家马太教授进行的荷瘤老鼠实验表明:尽可能地和同类接触,肿瘤会明显缩小。“动物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交流抑制了肿瘤的增长。大大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老鼠是一种自然群居动物。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5个为一组安置在一起,并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玩具,就可以出现有助于癌症康复的迹象。进一步,如果把荷瘤老鼠放置在一个有15或20只老鼠组成的“大家庭”中,获得充足空间、食物和玩具,那么它们所生的肿瘤很快进入自然康复过程。经检测,一个月后肿瘤质量缩减了77%,肿瘤体积减小了43%。而且大约1/20患癌的老鼠在入住新家的3周内没有表现出恶化趋势;相反,住在拥挤而单独房间里的老鼠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一结论,令人惊讶。针对这一事实,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杜林教授指出:生存环境中社交活动及其丰富程度是癌症康复关键之一;只注重锻炼的动物没法收到同样的效果。杜林教授说:“大家不能孤立地看待癌症。这么多年来,医生只善于借助手术、放化疗治癌,却很少涉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如果我们把病人放在环境和社会交往中去考虑,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什么才能有真正影响癌症的治疗效果。大家没有理由怀疑这一研究不具有一般性。”2005年,我们在南通地区做的大样本流行学调查也清晰地提示了这一结论:积极参加癌症俱乐部、民生健康家园之类社团组织活动,愿意努力融入社会,回归社会的癌症患者,其康复效果明显优于静待在家中的。鉴此,我们呼吁患者及其家属,尽快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群体抗癌中去,在这一过程中,你不仅能够享受群体交往的快乐,而且能够增强体力,改善吃与睡,更为重要的是:它有抗癌功效。
明起连载《宁波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