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孝道终身
宁 白
  宁 白

  前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部分遗骨,从韩国运送回沈阳。那天,在沈阳烈士陵园门外,一批白发苍苍的老人站立路旁,迎接已经等待了几十年的父亲遗骨的归来。

  他们并不知道这批归来的志愿军遗骨中,有没有自己的父亲。他们都已是做爷爷、奶奶的人了,但对自己父亲的牵挂,至今锥心。当运送遗骨的灵车缓缓驶来时,这些爷爷、奶奶撕心裂肺地喊起了“爸爸、爸爸……”“你可回来啦……”泪水流淌在苍老的脸颊。悲切的呼唤,似乎要让车上的爸爸听见。从电视上见到的这一画面,至今想来,仍然感动不已。

  不知道这些白发老人,最终有没有认领到自己父亲的遗骨。但是,他们对父亲的念想,让我们都感受到了。他们告诉这个世界,人对自己父辈们的牵挂和念想,不会因为自己老去而淡化,会伴随着人的一生,会因为自己老去而越发浓烈。老人的呼唤,让人听出了犹如孩童般的对父辈刻骨铭心的思念。

  这些白发儿女们的情感迸发,让无数年轻人会突然感悟:该怎样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日,思父想母,孝道终身,是应该从年轻时候的日常中做起的。

  听到太多关于虐待父母的事例,听到太多因为财产分割状告父母的案例,甚至那些举刀杀害父母的逆天举动也常有所闻。这些做儿女的,他们的伦理守则,已经被物质利益冲破殆尽。他们的道德底线已经无从认清,垮越之后,不认识回转的路途。

  其实,当远离利益诱惑,心中涌动着的对父母的思念会无比强烈。一位曾经在越南战场躲过“猫儿洞”的年轻战士,几十年后回顾这一经历时说:当时,一个人在“猫儿洞”里,等待的战争就要打响,没有害怕,却有孤独。这时,特别想念母亲,想到在母亲身边时的温暖,心里便下着决心,如战场不死,回家一定要好好侍奉母亲。 

  还有一位中年女子,其母长年患病,自己因为工作繁忙,对其母照顾不周。母亲弥留之际,却一直在喊“妈妈”,情之浓,义之切,让这位中年妇女深感惊讶。可是,她也不解,生命将终,心中最依恋的仍然会是自己的母亲。有人告诉她,对父母的牵挂是终其一生的,青壮年时,只是忙于事务,诱于利益,把对父母的感情淡化了,一到老了,这种心底的情感便会越发浓烈起来。父母给了孩子无私的庇护,给了孩子受难时的抚慰,人生一世,还有谁可与父母类比。于是离世之时,唯有妈妈可以呼唤帮助。中年妇女听了之后,感叹不已。

  人们把尽孝道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看成是一种家庭伦理的基石。这是对人性的认识得出的结论。尽孝其实是人的本能,只是因为红尘侵袭,有人压制和自破了本能,走向歧途。如果走得太远,对父母太过绝情,等到自己迈入老年,便会遭受自己内心的折磨而不得安生。我们经常看到,历史上一些政治人物,选择接班人时,以孝为首要的品格标准。近些年,一些地方把是否有孝心,作为考察年轻干部人品的标准之一,这种做法不仅让人品有了考量依据,也是对人性的一次提示和挽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观点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品鉴/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品鉴
   第B04版:品鉴/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活动
   第B06版:展会/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聚焦
   第B08版:好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10版: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B12版:新民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孝道终身
落红心事
匠心独运的花街
前行与回归
利己不应损他
三言两语记
今宵灯谜
世界冠军教我打乒乓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孝道终身 2014-08-30 2 2014年08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