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行与回归
王恩科
  王恩科

  小区里几位爱好书法的老年朋友问我,写了多年的字水平没长进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幅字写上几十遍还是老样子?

  其实,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开始学习时进步较快,达到一定水平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停留在一个平台上。这就是书法艺术的玄奥之处——不是靠一味苦练所能解决的问题。苦练只能增加熟练的程度,并不能有效地提高艺术层次。书法品位之高下不仅靠技术的娴熟,更要看书作本身有无艺术气息。

  我很赞同书法家周俊杰在《艺术的强者》中的一句话:“当你向前走一步时,也许你要后退二步,对传统的回归是向前迈步的基础。”这就是书法学习的辩证法——欲进必须退,有退才有进,在进进退退中前行。综观历代书法名家的从艺轨迹,无一不是如此。宋代米芾每当自己觉得写不好时,就干脆停下来研习古帖,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创作。唐代欧阳询成名后对“二王”墨迹仍然临习不辍。为了取得长足的进步,他经常放下手中的笔周游全国,观赏各地名迹残碑。有一次为了研读古庙前一块汉碑,竟然卧睡碑前三天后才离去。当代书法大家沈鹏耄耋之年仍临帖不止,终得唐代张旭的气势、怀素的狂放、晋帖的秀韵。

  文前提到的几位老年朋友,起学时老老实实一笔一画地临习古帖,后来觉得自己写得不错了,就丢了古帖龙飞凤舞、天马行空,殊不知丢弃字帖之日,就是水平停滞之时。长期脱离古帖,自由发挥,极易定型结壳,水平凝固。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暂停创作,回到传统经典的字帖中来潜移默化。只有对传统经典永抱虔诚敬畏之心,才能不断获取艺术养分;有了沉入传统的心境,才会生发出艺术灵性。

  至于为什么一幅作品反复数十遍仍止步于同一个层面,原因是缺少艺术素养。艺术不欢迎不断地重复自己,写得太熟了,反而流于油滑机械单调,失去书法的味道。书法艺术要求熟中求生、变化多端、气象万千。如果一幅字反复书写无进展,应该果断停下来,找同书体的古帖进行比对,寻找差距,然后反复临习数日数周甚或数月后,再去重写你那幅作品,古帖的气息会自然地融入其中,艺术品位就会有很大提高。

  当然,学好书法还要有良好的学识修养的支撑,此文不赘。

  传统经典古帖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回归传统,反复研习是提升艺术品质的重要手段。虽然学习书法最终要有自己的个性语言,虽然艺术的本质是求新求变,但绝不是脱离传统的自说自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观点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品鉴/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品鉴
   第B04版:品鉴/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活动
   第B06版:展会/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聚焦
   第B08版:好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10版: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B12版:新民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孝道终身
落红心事
匠心独运的花街
前行与回归
利己不应损他
三言两语记
今宵灯谜
世界冠军教我打乒乓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前行与回归 2014-08-30 2 2014年08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