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我接受委托参加了《闸北区志(1994~2005)》相关章节的搜资及修编,至今已有5年。以往我曾在单位(上海铁路局)兼职长期参与了《上海铁路志》和《上海铁路局志》的搜志与修编直至这两部行业志书正式出版。实践使我学习了解了修志工作的具体事宜和步骤,我亦有条件接触细看且辨析有关文献资料和图片实物,就此渐渐有了赏析和收藏一些文化藏品(包括邮品、奇石、字画、印章、票证与铜章等)的闲情逸致和个人爱好。
平时有空我就会边查阅修志所依据的文字资料和简报,细心摘录做好卡片,边有意识地留心收集整理一些个人喜爱的文化藏品和相关书刊。几年来随着安心修志和用心收藏,我不仅细阅了相关部门10余万字的文字资料,专门摘录出百余张资料卡片,也写出2万多字的史料长编和数千字的入志初稿,还有幸收集到一些邮品邮册,多种以往的印花税票,一些有趣的观赏奇石、铜章及各类票证等不少藏品。
实践使我领悟到盛世修志与文化收藏之间的紧密联系:续史修志必然要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相关图片,原始账册票据,细看许多实物、遗址、证章等等。透过这些,我们会发现历史沿革的进程和文化的魅力所在,而它们又为我们个人的文化收藏发掘提供了不少可供选择的藏品。
空闲时我常动手整理观赏收集来的一些文化藏品,无论是多姿多彩的邮品、民国时期的票证,还是瓷器光彩夺目、铜章熠熠生辉等都会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时而我也会仔细翻看摘录好的资料卡片、写完的史料长编和入志初稿,从头到尾细细品味乐在其中。我还参加了本系统的铁路文化收藏沙龙,每月一次同各位师友相约相聚,交流收藏的心得体会,传递观摩各自的藏品,彼此赠送邮品与各种文化收藏的报刊资料等。大家互通信息、交流切磋,共同体验分享着文化收藏带来的情趣和意境,真是其乐融融,趣味无穷。
多年来经闸北区方志办老师们的认真辅导和我们撰稿员共同努力,闸北区修志工作已进入总纂定稿阶段。我经过几易其稿也完成了相关章节的志书送审稿,想到自己退休后还能够为地方志修编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我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