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6: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老龄化的三大主题
穆光宗
  文 / 穆光宗

  安养、乐活和善终是幸福老龄化的三大主题。所谓安养,包含两个不可或缺的内涵,一是内安其心,要努力做到让长者老无所忧、心无负担,体面、尊严地老去;二是外安其身,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都能得到很好满足。只有完备的老年保障、医护和照料以及尊重,老年人才能真正做到“老有所安”。

  显然,与通常所说的“老有所养”比较,“老有所安”的内涵更为丰富,更符合“幸福老化”的内在要求。“老有所安”这一尚不流行但很有潜力的概念既考虑了老年人对人格尊严的需求,同时也考虑了老年人自身对养老状况进行的主观心理评价,是一个身心双养、内外皆养的好概念,比通常只理解为物质满足、经济供养层面内涵的“老有所养”概念无疑更为全面、完整和给力,更能彰显对老年人生命质量(关涉健康功能和生命价值的评价)和生活质量(关涉生活满意度评价)的关注,是一个植根于老有所养但又超越老有所养的概念,应该大力传播。在周遭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些老年人虽然做到了“老有所养”,却难以“老有所安”;相反地,但凡“老有所安”,必定“老有所养”。导致老年人“心有不安”的情形复杂,原因很多,但“老有所养”与“老有所安”的反差越大,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就越是打了折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多讲“老有所安”,这是“幸福老龄化”的起点。

  “乐活”就是阳光暮年,与幸福相伴,快乐老去,这是老年人生的中心和生活主题。当然,如果能做到既生活愉悦又能产出老年的社会价值,达到双赢的境界,则“幸福老化”更为圆满。比诸功能性的“活跃老化”,情感性的“快乐老化”无疑更胜一筹。当然,在一般情形下,只有“活跃老化”,才可能“快乐老化”;但“活跃老化”并不同于或者通向“快乐老化”,其中关联着老年人自身对“活跃老化”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乐活”的核心是老年人积极的心理发展,但这确实与“活跃老化”有很大关系,在参与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中,不仅体会到老有所用,而且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已至!

  至于“善终”,含义也极为丰富,老年基本上是向死而生、生死通达、需要对人生做总结的一个阶段。“老有善终”是老年人的共通性需求。“善终”包括了自然老死、人生圆满、尊严告别等多种含义。真正的临终关怀不是程式化,而是个性化、人性化,要发现和满足潜在的个性化临终需求,例如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信仰就指向终极关怀。生死事大,需要慎重相待。无论是“安乐死”还是“尊严死”,我们要努力做到使临终老人有尊严、无遗憾、少痛苦。

  (作者为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烽火周末/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新民图视绘
   第A17版:民生上海
   第A18版:民生上海
   第A19版:民生上海
   第A20版:民生上海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图片新闻
幸福老龄化的三大主题
让长者在“公馆”里享福
人寿保单抵押养老(3)
老人不适宜裸睡
十年前与女儿换房,现房屋在哪儿?
新民晚报银发社区/金色池塘B16幸福老龄化的三大主题 2014-11-02 2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