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5年08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手机里的逝者
高兴
  高 兴

  在某个初夏的清晨,当我快看完一篇有关父亲给女儿的婚礼祝辞的长微信时,文末突然跳出的父亲名字,让我一下怔住了——因为我曾经有一个英年早逝的同事,名字和这位父亲一模一样。那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名字组合。

  脑海里一下跳出同事的长相、神态以及声音,竟然还无比清晰。来自北方农村的他,是当时体育部门里最年轻的记者之一。

  虽然我们共事时间不长,但他的努力与敬业还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他并不喜欢喝酒,酒量也不佳,但为了得到被采访对象的信任,在一些场合,他经常硬着头皮喝酒,最后生病,多少与此有些关联。那个时候,足球报道竞争异常激烈,而在上海他又没有任何根基。

  还有一件有关他的事情同样令人记忆深刻。那是在他去世一年后的某一天,一个部门同事,居然突然接到了他手机号码打来的电话,那个部门同事当时吓得可不轻(他无意中触碰了那个去世同事的手机号码,那边再打回来的;但不知打过来的是谁)。听闻此事,包括我在内的好几个部门同事,赶紧把他的通讯方式删除了。

  后来想起一篇西方人写的文章,讨论你会不会删除你手机里逝去的朋友。其中一个观点是,当数字化社交重新构建了我们的生活之后,我们更容易通过个人博客或者朋友圈的帮助,去缅怀一个人。

  的确,如果让我们主动地去追忆逝者,还是会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存在,就像我的那个同事。并且,至少,他的存在,也在提醒你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人总是要死的——后面,你可以发散出去想通很多事情。

  现代科技的进步,让你很容易地与陌生人建立一种亲密关系,反之,也可轻易地与熟人终止一种紧密联系。

  罗宾·威廉姆斯过世一年后,仍有150万粉丝没有取消对他的关注;在姚贝娜最后一条微博的评论里,每天都有粉丝来和她道晚安……

  删与不删,其实这是很私密的事情,与别人无关。

  只是想说,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会保留他的手机号码,因为他实实在在是我人生的组成部分,尽管很小很小。

  抹去他们,也意味着抹去了你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兴许还能帮助你在余生中更好地善待其他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阳光天地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全民健身专版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专版
   第B24版:资讯/市场之窗
干部申报制如何严格落实
手机里的逝者
免收账户管理费不能“打埋伏”
揭你真相
“抄袭时代”的“成功者”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手机里的逝者 2015-08-11 2 2015年08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