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静安区教育局长陈宇卿谈个性化教育
~~~——静安区教育局长陈宇卿谈个性化教育
~~~——静安区教育局长陈宇卿谈个性化教育
~~~——静安区教育局长陈宇卿谈个性化教育
~~~——静安区教育局长陈宇卿谈个性化教育
~~~——静安区教育局长陈宇卿谈个性化教育
~~~——静安区教育局长陈宇卿谈个性化教育
     
2015年08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静安区教育局长陈宇卿谈个性化教育
马丹 郜阳
  近些年来,静安教育始终在对教育均衡不懈探索,从“素质教育”到“课程与教学改革”,从“提高学业效能”到“个性化探究”,每一次主题的变更,都意味着切入点和探索领域的变革以及一次次为满足百姓持续增长的需求所做的努力。

  “静安教育已处于高位,但从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从发掘潜能的角度,从适应静安市民对教育的高期待角度,还需要进行深度的改革。”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说,从2012年起,静安区就以个性化为抓手,整体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不仅是对现实问题与需求的回应,更是对未来教育重要特征的一种聚焦。

  让个性共性和谐发展

  “静安区探索的个性化,并非狭隘的个人主义或自由化,而是指向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促进个性和共性的和谐统一,更好发挥个体教育和群体教育的共同优势。”陈宇卿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静安区在学生道德素养培育、学科德育推进、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形成了有区域特点的机制和举措,区域内更是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德育教育关注到多样发展奠定基础。

  陈宇卿认为,静安区在提升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国际交往、国际理解等素养方面尚需努力。“为此,我区将营造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浓厚的育人氛围,探索以人为本的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德育新路径,形成具有静安特色的德育新品牌。”

  在静安区,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档案”,基于学生个体连续成长的数据库会记录下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高中的成长数据,从而形成区域内三到十八周岁的学生成长图谱。

  优化差异化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习资源的丰富、家庭教育的提升,学习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愈加明显。基于此,静安区在个性化教学实施、个性化学校建设上进行探索,形成了区域层面的小学课程标准执行手册、教学前端分析案例集。

  据陈宇卿介绍,静安区在关注个体差异的课程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如育才中学的个性化学程设置和实施已有系统经验,静教院附校的后茶馆式教学、愉快教育研究所的支架式教学、市西小学的个性化学习机会提供与活动规则设计等实践探索,还大力推进免修、免考制度,探索基于学习结果的评估机制,满足部分特需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

  创建特色实验室

  在陈宇卿看来,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和个性化成长,是需要充分的时空保障的,而目前学生成长的时空还有待拓展。因此,在已有了诸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比如,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做中学”课程、培养学生良好情绪能力的“社会性和情绪能力”课程、指向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中小学生需要经历的“N项活动”项目等,静安区将进一步突出创新能力、高阶思维培养和训练的课程载体建设,构建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系统设计。

  本报记者 马丹 实习生 郜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时政新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①日本篇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街拍/目击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家装专版
徐汇成立上海首个交通辅警队
上海大学 今迎新生
互联网太浮躁,只想做好自己
扫二维码看相关视频
娃娃跆拳道
“休眠”专利获得转化
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10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2015-08-14 2 2015年08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