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5点30分,记者跟随天津当地的消防队再次进入爆炸1公里核心区,看见多个起火点依然浓烟密布,危险警报仍未解除,越靠近核心区刺鼻气味越重,现场的抢险人员都戴着专业的防护口罩。而从河北多地驰援的消防车已经抵达现场,现场的消防官兵告诉记者,今天抢险的力度和难度依然非常大。
警戒线外,聚集着很多居住在爆炸点附近的居民,他们有的凌晨3时就赶过来,“在安置点睡不着,一想到家里的情况就堵心”,何女士住在万科海港城3期,距离爆炸点的直线距离不足600米,“家里不仅是窗户,门也震飞了。”她身上依然穿着逃命时来不及换的睡衣。记者进入万科海港城,尽管距离事发时已过去30多个小时,现场也经过多次清理,但依然一片狼藉,所有住户的窗户全部被震碎,震塌的墙板把小汽车挤压变形。最触目惊心的是,现场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伤员逃命时留下的血脚印。
记者在现场看到,爆炸点1公里范围内,居民区密集,有4到5个居民小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万科海港城,有近万人,而离爆炸点更近的地方,万科新一期的住宅正在施工。“我们只知道这里附近有个码头仓库,却从来不知道是存放危险品的,以后谁还敢买这里的房子?”警戒线外的多位居民抱怨道。
现场能看见最多的就是消防车和消防员,记者发现,昨晚紧急调集而来的河北沧州、廊坊、唐山消防支队的救援队共130名消防官兵、16台消防车、2套远程供泡沫系统已经抵达,立刻投入到抢险中。而天津本地的消防员,大多已经连续奋战超过10个小时,他们有的抓紧时间小憩一会儿,有的抓紧宝贵的空闲和家人通电话保平安。一名穿着天津消防制服指导员告诉记者,他们支队有2名消防员牺牲。记者 程绩
昨夜 安置点现场物资齐备
在位于天津塘沽第五大街的开发区第二小学,当地政府共安排了近千名从危险区域疏散出来的居民。昨晚,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个距离爆炸发生地最近的安置点。
这座小学一共有三栋建筑,两栋教学楼,一栋是食堂与活动中心混合的综合楼,如今其中大部分教室都铺满凉席供居民休息,学校食堂一侧的整排玻璃门板受爆炸冲击严重损毁,很多人都是直接睡在餐桌上。
校园的操场上总共搭起了近30顶帐篷,每个帐篷里可以睡8个人,还有一些居民直接睡到了露天的塑胶跑道和操场上。由于爆炸发生在深夜,很多人连夜离家。“现在就是着急,想赶紧回去看看。”居住在万科金域蓝湾小区的张先生说,房子是刚贷款买的,家里门窗和家具遭到了严重毁坏,想在警戒结束的第一时间赶回家看看。
据了解,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事发后向第二小学现场调集了大量的帐篷、衣服、食品和饮用水。前来安置点的居民首先要登记,然后会领到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包括凉席、矿泉水、牙刷、牙膏,还有泡面、米饭等。
志愿者简格民说,现在全国各地捐赠了很多物资,包括吃、穿、帐篷等各方面物资齐备,相比来讲药品等医疗用品欠缺一些。在临时安置点,和他一样自发带着满车物资而来的志愿者非常多,一些志愿服务的医生也在为受伤的人换药和提供治疗。虽然已是晚上,学校门口仍然聚集了大量希望捐助的人员。
晚上9点45分左右,在校园操场中休息的人群中忽然一阵骚乱,很多人指着12日晚发生爆炸的方向喊,“又爆炸了!又爆炸了!”记者看到,夜空中确实发出阵阵闪光,但很快消散。过了5分钟,聚集在一起的人们逐渐平静,片刻被挑起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下来。这又会是一个不眠之夜。本报记者 鲁明 于明山